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动态趋势 | 第12-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3-16页 |
2. 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的相关理论 | 第16-30页 |
·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概述 | 第16-17页 |
·定义与含义 | 第16-17页 |
·功能与作用 | 第17页 |
·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的应用 | 第17-22页 |
·中国古典园林水历史 | 第17-18页 |
·风水学对居住区水景的影响 | 第18-19页 |
·国外居住水景简述 | 第19-22页 |
·城市居住区水景应用种类及价值表现 | 第22-30页 |
·居住区水景分类及表现形式 | 第22-27页 |
·居住区水体景观的价值体现 | 第27-30页 |
3. 南京江北居住区水体景观的现状及分析 | 第30-40页 |
·南京江北居住区水体景观现状及业主的实际需求 | 第30-35页 |
·南京江北(浦口区为主)概况 | 第30-31页 |
·南京江北居住区水体景观现状 | 第31-34页 |
·居住区业主实际需要 | 第34-35页 |
·南京江北居住区水体景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居住区水体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居住区水体景观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37-40页 |
4. 南京江北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与应用的案例评价 | 第40-60页 |
·威尼斯水城的水景设计描述 | 第40-41页 |
·威尼斯水城亲水设计的体现 | 第41-44页 |
·亲水设计的方式 | 第41-44页 |
·亲水设计的评价 | 第44页 |
·威尼斯水城水景安全设计的体现 | 第44-47页 |
·水景的安全性设计 | 第44-47页 |
·水景安全性的评价 | 第47页 |
·威尼斯水城将雨水用于景观水体的体现 | 第47-50页 |
·雨水回水的应用 | 第47-49页 |
·雨水回收应用的评价 | 第49-50页 |
·威尼斯水城水生植物应用的体现 | 第50-51页 |
·水景的植物设计 | 第50-51页 |
·水景植物选用的评价 | 第51页 |
·对威尼斯水城水体景观的总体评价 | 第51-56页 |
·总体体现 | 第51-54页 |
·问题评价 | 第54-56页 |
·对威尼斯水城水体景观设计的建议 | 第56-60页 |
5. 对南京江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的建议 | 第60-68页 |
·注重生态理念表达,体现以人为本的功能需求 | 第60页 |
·强化生态环境理念,注重整体布局 | 第60页 |
·体现以人为本的功能性需求,重视公众参与性及安全性 | 第60页 |
·注重多元素的融合与统一,丰富造景的形式与形态 | 第60-62页 |
·突出空间环境与水体景观的融合,协调个性与整体景观的统一 | 第60-61页 |
·积极探索水体景观造景形式的多样性与多元化 | 第61-62页 |
·科学而周全的设计水景,认真处理解决好联带关系 | 第62-63页 |
·解决好建筑与水景的关系 | 第62页 |
·解决好入口与水景的关系 | 第62页 |
·解决好道路与水景的关系 | 第62-63页 |
·处理好人与水景的关系 | 第63页 |
·注重新手段的应用与推广,综合考虑维护治理及成本 | 第63-64页 |
·提倡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增强时代特色 | 第63页 |
·重视水景营建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增强维护治理手段 | 第63-64页 |
·打造生态型居住区,治理好水景的水质 | 第64-68页 |
·物理方式增氧措施 | 第65页 |
·生化综合治理措施 | 第65页 |
·补充和修复水体生态的措施 | 第65-66页 |
·促进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交换的措施 | 第66-68页 |
6.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江北居住区水景问卷调查表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