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天然气加工论文--预处理论文

负载金属离子的介孔材料吸附脱除甲硫醚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3页
   ·天然气中脱硫的方法第12-15页
     ·湿法脱硫第12-13页
       ·化学吸收法第12页
       ·物理吸收法第12-13页
       ·混合吸收法第13页
       ·湿式催化氧化法第13页
     ·干法脱硫第13-15页
       ·活性炭法第14页
       ·氧化锌法第14页
       ·氧化铁法第14页
       ·分子筛法第14-15页
       ·膜分离法第15页
   ·天然气中脱除甲硫醚研究进展第15-19页
     ·天然气中精脱除甲硫醚的方法第15-17页
       ·加氢脱硫第16页
       ·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第16页
       ·吸附脱硫第16-17页
     ·脱除甲硫醚吸附剂概述第17-19页
       ·活性炭第17-18页
       ·分子筛第18-19页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研究进展第19-32页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形成机理第20-21页
       ·液晶模板机理第20-21页
       ·棒状自组装机理第21页
       ·层状折叠机理第21页
       ·协同作用机理第21页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1-23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模板法第22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模板法第22-23页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模板法第23页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功能化修饰第23-25页
       ·嫁接法第24页
       ·涂层法第24-25页
       ·镶嵌法第25页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表征第25-32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5-27页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27-30页
         ·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第27-28页
         ·BET方法计算比表面积第28-29页
         ·BJH方法计算孔径和孔径分布第29-30页
       ·高倍透射电镜(HRTEM)分析第30-31页
       ·热重法(TG) 分析第31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ICP-AES)分析第31-32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阴离子模板介孔二氧化硅材料(AMS)的合成与表征第33-42页
   ·实验部分第33-37页
     ·实验药品第33-34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4页
     ·负载氨基的阴离子模板介孔二氧化硅(AMS-2)材料的合成第34-36页
       ·CnGlu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第35页
       ·AMS-2 材料的制备第35-36页
     ·AMS-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36-37页
       ·XRD表征第36页
       ·氮气吸附-脱附曲线表征第36-37页
       ·HRTEM表征第37页
       ·TGA表征第37页
   ·表征结果讨论第37-41页
     ·XRD表征第37-38页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表征第38-39页
     ·HRTEM表征第39-40页
     ·TGA表征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金属离子负载AMS-2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2-49页
   ·M-AMS-2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2-49页
     ·实验部分第42-45页
       ·实验药品第42页
       ·实验仪器第42-43页
       ·金属离子负载AMS-2 材料的合成第43-44页
         ·铜离子负载AMS-2 材料的合成第44页
         ·银离子负载AMS-2 材料的合成第44页
       ·M-AMS-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44-45页
         ·XRD表征第44-45页
         ·氮气吸附-脱附曲线表征第45页
         ·HRTEM表征第45页
         ·ICP-AES表征第45页
     ·表征与结果讨论第45-48页
       ·XRD表征第45-46页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第46-47页
       ·HRTEM表征第47-48页
       ·ICP-AES表征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负载金属离子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脱除甲硫醚性能研究第49-66页
   ·甲硫醚/氮气(DMS/N2)混合气配制第49-55页
     ·配气步骤第49-51页
       ·配气前期准备第49-50页
       ·配气操作步骤第50-51页
     ·甲硫醚/氮气混合气浓度色谱分析第51-55页
       ·实验原理第51页
       ·仪器结构第51-53页
       ·混合气中甲硫醚组分的定量分析第53-54页
       ·标准样品工作曲线绘制及样品分析第54-55页
   ·AMS-2 及M-AMS-2 材料吸附脱除甲硫醚性能测试第55-58页
     ·甲硫醚穿透试验第55-56页
     ·甲硫醚吸附穿透曲线及吸附容量计算第56-58页
   ·M-AMS-2 材料吸附甲硫醚性能测试第58-65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吸附量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金属离子负载对吸附量的影响第59页
     ·同种金属离子的不同溶液对吸附量的影响第59-60页
     ·负载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第60-61页
     ·金属离子负载量对吸附量的影响第61-62页
     ·负载反应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第62-63页
     ·煅烧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第63-64页
     ·再生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4-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石化洛阳分公司两套不同结构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技术分析及优化
下一篇:产乙偶姻枯草芽孢杆菌代谢工程改造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