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M的城市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优化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8-11页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发展历程 | 第8-9页 |
·干道信号联动控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城市干道交通流特征及其信号联动控制基础 | 第14-31页 |
·城市干道交通流特征分析 | 第14-20页 |
·城市干道交通流流向特征 | 第14-15页 |
·城市干道联动系统外进口道车辆到达特性 | 第15-18页 |
·城市干道交叉口交通波理论 | 第18-19页 |
·城市干道车辆跟驰特性 | 第19-20页 |
·城市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理论 | 第20-21页 |
·城市干道交通信号联动控制参数 | 第20-21页 |
·城市干道信号控制效益评价指标 | 第21页 |
·城市干道联动控制系统基本描述 | 第21-26页 |
·时间-距离图 | 第22页 |
·干道交叉口选用联动控制的依据 | 第22-23页 |
·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的方式 | 第23-25页 |
·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优化控制的目标 | 第25-26页 |
·传统城市干道联动定时控制方法 | 第26-30页 |
·配时所需的数据 | 第26页 |
·计算备用配时方案 | 第26-29页 |
·传统定时算法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元胞传输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 第31-48页 |
·元胞自动机理论及其应用 | 第31-37页 |
·元胞自动机基本理论 | 第31-34页 |
·交通领域的元胞自动机应用 | 第34-37页 |
·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 | 第37-47页 |
·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产生 | 第37-39页 |
·CTM 路段模型 | 第39-43页 |
·城市干道的 CTM 分析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城市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优化控制模型 | 第48-59页 |
·基于 CTM 城市干道交叉口联动优化控制模型 | 第48-50页 |
·目标函数 | 第48-50页 |
·假设与约束条件 | 第50页 |
·免疫遗传算法(IGA)实现 | 第50-58页 |
·免疫遗传算法理论基础 | 第51-56页 |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优化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仿真案例分析 | 第59-70页 |
·干道路网结构 | 第59-64页 |
·参数设置与标定 | 第64-6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