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方法研究和进展 | 第9-16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9-14页 |
·共振光散射技术 | 第9-11页 |
·荧光光度法 | 第11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1-13页 |
·其它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血清白蛋白(SA) | 第14-16页 |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研究和进展 | 第16-19页 |
·表面活性剂分析测定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第16-17页 |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第17页 |
·表面活性剂对人类的危害 | 第17页 |
·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滴定分析法 | 第17-18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8页 |
·其他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设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紫外灯照射牛血清白蛋白的 RLS 光谱法测定 | 第19页 |
·银纳米粒子增强变色酸 2R 的荧光及 BSA 的分析 | 第19页 |
·银纳米探针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 CTMAB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9页 |
第二章 紫外灯照射牛血清白蛋白的 RLS 光谱法测定 | 第29-35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紫外灯照射对 BSA 的 RLS 光谱影响 | 第30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0-32页 |
·样品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银纳米粒子增强变色酸 2R 的荧光及 BSA 检测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36-38页 |
·荧光增强条件优化 | 第38-39页 |
·BSA 对荧光猝灭条件优化 | 第39-40页 |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第40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样品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银纳米粒子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 CTMAB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46-4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7-49页 |
·样品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课题研究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