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原理 | 第12-14页 |
·稀土离子的发光 | 第12-13页 |
·光致发光机制 | 第13-14页 |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常用配体 | 第14页 |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 | 第14-15页 |
·影响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因素 | 第15-16页 |
·配合物分子内的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 | 第15页 |
·配体的影响 | 第15-16页 |
·协同配体的影响 | 第16页 |
·非荧光稀土离子共发光效应的影响 | 第16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稀土羧酸配合物 | 第16-18页 |
·稀土-β-二酮配合物 | 第18-19页 |
·稀土配合物的取代基效应的研究 | 第19-20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应用 | 第20-21页 |
·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稀土功能材料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1-22页 |
·课题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本论文研究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3-25页 |
·主要仪器及其生产厂商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及其生产厂商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取代基对配体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25-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紫外光谱测定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取代基对配体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的影响 | 第29-37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氯化钆的制备 | 第29页 |
·钆配合物的合成 | 第29页 |
·磷光光谱测定 | 第29-30页 |
·理论计算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配体三重态能级的实验值 | 第30-31页 |
·配体三重态能级的计算值 | 第31-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取代基对铽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 第37-50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硝酸铽的制备 | 第37页 |
·二元配合物的合成 | 第37页 |
·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第37页 |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配合物的组成和一般性质 | 第38-39页 |
·红外光谱 | 第39-41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41-42页 |
·荧光光谱 | 第42-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取代基对铕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 第50-63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硝酸铕的制备 | 第50页 |
·二元配合物的合成 | 第50页 |
·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1页 |
·配合物的组成和一般性质 | 第51页 |
·红外光谱 | 第51-53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53页 |
·荧光光谱 | 第53-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影响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其它因素 | 第63-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硝酸镧和硝酸钆的制备 | 第63页 |
·掺杂非荧光稀土离子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63页 |
·稀土铕(Ⅲ)离子和铽(Ⅲ)离子互相掺杂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63页 |
·不同 pH 条件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非荧光稀土离子对铽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64-65页 |
·稀土铕(Ⅲ)离子和铽(Ⅲ)离子的相互影响 | 第65-67页 |
·pH 值对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