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烟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丰缺状况 | 第9-10页 |
·氮、磷、钾肥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0-13页 |
·氮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0页 |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磷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钾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1-13页 |
·不同施钾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钾肥与其它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 | 第12-13页 |
·不同肥料配比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测土配方施肥的三类方法 | 第14-16页 |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 第14页 |
·目标产量配方法 | 第14页 |
·田间试验法 | 第14-16页 |
·肥料效应函数法 | 第14页 |
·养分丰缺指标法 | 第14-15页 |
·氮、磷、钾比例法 | 第15-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武隆烟区土壤质量状况研究 | 第17-19页 |
·土壤样品采集 | 第17页 |
·土壤样品指标的测定 | 第17页 |
·烟区土壤基础信息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烟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田间“3414”试验 | 第19-2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9-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小区设计 | 第20-21页 |
·观测记载与分析项目 | 第21-22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21页 |
·烤烟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第21页 |
·烟叶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第21-22页 |
·小区产量及等级 | 第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57页 |
·武隆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质量评价 | 第23-31页 |
·武隆烟区土壤样品养分指标基本统计量 | 第23页 |
·烟区土壤样品主要性质及对烟草适宜性分析 | 第23-29页 |
·土壤 pH 状况及对烟草适宜性分析 | 第24页 |
·土壤有机质状况及对烟草适宜性分析 | 第24-25页 |
·土壤大量元素状况及对烟草适宜性分析 | 第25-27页 |
·土壤中量元素状况及对烟草适宜性分析 | 第27-28页 |
·土壤微量元素状况及对烟草适宜性分析 | 第28-29页 |
·武隆烟区土壤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第29-31页 |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30页 |
·武隆烟区土壤养分适宜性的综合评价 | 第30-31页 |
·武隆县植烟区土壤肥力要素空间分布 | 第31-43页 |
·土壤 pH 的空间分布 | 第31-32页 |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 | 第32页 |
·土壤大量元素的空间分布 | 第32-35页 |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 | 第32-34页 |
·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 | 第34页 |
·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 | 第34-35页 |
·土壤中量元素的空间分布 | 第35-38页 |
·土壤交换性钙的空间分布 | 第35-36页 |
·土壤交换性镁的空间分布 | 第36-37页 |
·土壤有效硫的空间分布 | 第37-38页 |
·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 | 第38-42页 |
·有效铁的空间分布状况 | 第38-39页 |
·有效锰的空间分布状况 | 第39-40页 |
·有效铜的空间分布状况 | 第40-41页 |
·有效锌的空间分布状况 | 第41-42页 |
·土壤综合评价的空间分布 | 第42-43页 |
·田间试验不同处理对烟叶各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团棵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5-46页 |
·田间试验不同处理对烟叶各部位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6-51页 |
·不同处理烤后烟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 | 第46-47页 |
·不同处理烤后烟中部叶常规化学成分 | 第47-48页 |
·不同处理烤后烟下部叶常规化学成分 | 第48页 |
·不同处理烤后烟上部叶其它化学成分 | 第48-49页 |
·不同处理烤后烟中部叶其它化学成分 | 第49-50页 |
·不同处理烤后烟下部叶其它化学成分 | 第50-51页 |
·田间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 第51-57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烟草烤后总产量和各级产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烤后各级烟产量 | 第51-52页 |
·烤后烟总产量及上等烟产量比例 | 第52-53页 |
·不同施肥处理烟草产量的肥料效应分析 | 第53-57页 |
·基础地力贡献 | 第53页 |
·氮肥一元二次施肥模型与肥料最佳施用量分析 | 第53-54页 |
·磷肥一元二次施肥模型与肥料最佳施用量分析 | 第54-55页 |
·钾肥一元二次施肥模型与肥料最佳施用量分析 | 第55页 |
·二元效应施肥模型与肥料最佳施用量分析 | 第55-56页 |
·N、P、K 三元二次效应施肥模型与肥料最佳施用量分析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7-62页 |
·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质量评价 | 第57-58页 |
·烟区土壤肥力要素空间分布 | 第58页 |
·不同处理对烟草不同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59-60页 |
·田间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英文摘要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