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6-19页 |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传统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要求建立新农保来履行其养老职能 | 第16页 |
·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赡养压力迫切要求建立新农保 | 第16-17页 |
·现有社会养老功能的有限亟需新农保制度来加以补充完善 | 第17页 |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第17-19页 |
·国家重视与农民要求为新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思想基础 | 第17页 |
·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新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经济保障 | 第17-18页 |
·大量的试点成果为新制度的推行积累了操作经验 | 第18-19页 |
第3章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19-23页 |
·地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情况及创新经验 | 第19-20页 |
·国家“新农保”试点方案的出台及具体内容 | 第20-21页 |
·国家“新农保”试点方案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制度模式有所创新 | 第21页 |
·待遇计发标准有所创新 | 第21页 |
·缴费方式有所创新 | 第21-22页 |
·险种衔接方式有所创新 | 第22页 |
·国家“新农保”试点实施现状 | 第22-23页 |
第4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试点方案在制度设计上需完善的问题 | 第23-26页 |
·养老金替代率比较低 | 第23页 |
·地方财政补贴吸引力不强 | 第23-24页 |
·基础养老金领取附加条件带来消极影响 | 第24页 |
·与其他保障制度存在衔接障碍 | 第24-25页 |
·个人账户中政府补贴资金的非私有性不够人性化 | 第25页 |
·参保基金难以有效保值增值 | 第25页 |
·各级政府面临较大支付压力 | 第25-26页 |
·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道县为例进行分析) | 第26-28页 |
·宣传发动不够导致群众思想认识不深刻 | 第26-27页 |
·外出流动人口多导致保费收取困难 | 第27页 |
·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集体补贴差距过大 | 第27页 |
·商业竞争激烈导致多险种并存混淆视听 | 第27-28页 |
·部门衔接不够导致群众参保积极性受挫 | 第28页 |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第5章 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途径 | 第29-36页 |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利弊分析及经验启示 | 第29-31页 |
·国外四种典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 | 第29-30页 |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给我们的经验启示 | 第30-31页 |
·国家“新农保”试点方案的改进方向 | 第31-32页 |
·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具体对策 | 第32-36页 |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民众认知度 | 第32页 |
·全面加强新农保工作队伍及基础配套建设 | 第32-33页 |
·适当考虑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 第33页 |
·加大财政投入并建立地方财政梯度型补贴制度 | 第33-34页 |
·尽快出台与其他险种的衔接办法确保各险种平稳过渡 | 第34页 |
·尽快建立基金保值增值运行机制 | 第34-3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