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支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引言和文献综述第12-18页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沟通的内涵,必要性和支持功能第18-43页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沟通的内涵第18-32页
  一、心理沟通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沟通的含义第18-21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沟通的构成要素第21-29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沟通的类型第29-32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心理沟通支持的必要性第32-37页
  一、心理沟通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的基本要求第32-33页
  二、心理沟通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诉求第33-36页
  三、心理沟通是和谐高校建设的需要第36-37页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的支持作用第37-43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的理论价值第37-38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的实践支持意义第38-43页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的支持现状分析第43-58页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取得的成效第43-47页
  一、心理沟通的价值被科学认识,沟通意愿提升第43-44页
  二、心理沟通形式多样化、现代化,心理沟通信息的感召力增强第44-45页
  三、密切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45-47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支持功能发挥的不足之处第47-50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第47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方式不够全面、协调第47-48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需求没有得以满足第48-49页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实效不够明显第49-50页
 第三节 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沟通问题的原因第50-58页
  一、来自心理沟通主体方面的问题第50-53页
  二、来自心理沟通客体方面的问题第53-54页
  三、来自心理沟通环境方面的问题第54-58页
第三章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支持实效的策略第58-77页
 第一节 结合大学生实际,提高心理沟通的针对性第58-61页
  一、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第58页
  二、把握大学生的沟通心理第58-60页
  三、关注大学生的特殊个体第60-61页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沟通主体的沟通能力第61-68页
  一、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61-62页
  二、增强自身的知识底蕴第62-64页
  三、锤炼健康的心理素质第64-66页
  四、训练良好的认知能力第66-68页
  五、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第68页
 第三节 构建良好的心理沟通环境第68-73页
  一、优化心理沟通活动的物质环境第68-70页
  二、营造心理沟通活动的良好精神环境第70-73页
 第四节 提升心理沟通艺术,增强心理沟通实效第73-77页
  一、倾听艺术第73-74页
  二、语言艺术第74-76页
  三、非言语沟通艺术第76-77页
结语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高校人事自主权为例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