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函数衔接问题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课题的提出及回顾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函数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初高中函数教学的内容分析 | 第9-11页 |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大纲对函数的要求 | 第9-10页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函数部分的要求 | 第10-11页 |
·正确认识初高中函数教学的联系与差别 | 第11页 |
·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1-12页 |
·建构理论 | 第12页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 第12-13页 |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2章 函数教学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16-24页 |
·学生学习函数情况总体分析 | 第16页 |
·制定调查问卷 | 第16-19页 |
·准备状态调查 | 第16-17页 |
·准备状态调查结论总结 | 第17-18页 |
·函数衔接情况调查问卷 | 第18页 |
·函数衔接调查问卷总结 | 第18-19页 |
·调查问卷分析 | 第19-24页 |
·学生情感准备状态的问题 | 第19-20页 |
·认知准备状态问题 | 第20-21页 |
·教学质量方面问题 | 第21-22页 |
·课后问题 | 第22-24页 |
第3章 初、高中函数教学衔接的对策及实施建议 | 第24-34页 |
·做好课前分析,掌握一手资料 | 第24-27页 |
·分析教材,打下坚实后盾 | 第24-25页 |
·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教学打好基础 | 第25页 |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 第25-27页 |
·狠抓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 第27-31页 |
·课堂教学是关键 | 第27-28页 |
·优化课堂教学 | 第28-29页 |
·函数知识点的相关处理 | 第29-30页 |
·对学生的要求 | 第30-31页 |
·课后强化及评价 | 第31-34页 |
·课后强化及评价的意义 | 第31页 |
·搞好学生评价工作 | 第31页 |
·强化要落实 | 第31-34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