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l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 第9-10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界面管理在业主方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界面管理的重要性 | 第14-16页 |
·界面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9-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3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 业主方设计管理界面体系分析 | 第27-39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界面要素分析 | 第27-34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界面的定义 | 第27-28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界面的分类 | 第28-30页 |
·界面矛盾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 第30-33页 |
·界面管理定义及原理 | 第33-34页 |
·业主方设计管理系统界面划分的理论依据 | 第34-37页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 第34-35页 |
·业主方设计界面管理内容 | 第35-37页 |
·建设项目界面管理的意义 | 第37-39页 |
3 业主在设计准备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 | 第39-53页 |
·设计准备阶段业主设计界面管理系统分析 | 第39-40页 |
·搭建项目的界面系统 | 第40-49页 |
·设计管理的模式及其界面状态比较分析 | 第40-43页 |
·项目承发包模式及其界面状态比较分析 | 第43-47页 |
·基于界面管理的业主设计管理模式及承发包模式的选择 | 第47-49页 |
·构建项目的界面管理体系 | 第49-52页 |
·通过组织策划,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 第49-50页 |
·建立界面管理的动态控制体系 | 第50-51页 |
·建立界面管理的风险预测体系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业主在设计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 | 第53-61页 |
·设计阶段业主设计管理界面状态分析 | 第53-55页 |
·业主与设计单位的企业间界面障碍分析 | 第55-57页 |
·基于协调中心的业主与设计单位界面管理 | 第57-60页 |
·业主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中心的信息传递功能 | 第58页 |
·业主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中心的合作协调功能 | 第58-59页 |
·建立协调中心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业主在施工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设计变更管理 | 第61-77页 |
·施工阶段业主方设计管理主要任务—设计变更管理 | 第61-63页 |
·业主方设计变更管理组织界面的形成 | 第63-70页 |
·业主方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形式 | 第63-67页 |
·业主方项目组织形式的选择 | 第67-70页 |
·业主内部设计变更管理界面障碍分析 | 第70-72页 |
·业主内部三部门设计变更管理的职能分析 | 第70页 |
·三部门设计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70-72页 |
·基于界面管理的业主方设计变更管理方式 | 第72-76页 |
·基于非结构性组织模式的界面管理方式 | 第72-73页 |
·基于流程再造的业主内部职能部门间界面管理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业主在竣工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界面管理水平评价 | 第77-87页 |
·界面管理水平评价的意义与评价方法 | 第77页 |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界面管理水平评价 | 第77-80页 |
·确定评价指标及评语集 | 第77-78页 |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数据处理 | 第78-80页 |
·实证研究 | 第80-87页 |
·确定评价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 | 第80-84页 |
·聚类分析计算 | 第84-87页 |
7 结束语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