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晶粒亚微米化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国内外超细晶钢的发展现状 | 第13-20页 |
| ·国外超细晶钢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超细晶钢现状 | 第14-15页 |
| ·现阶段超细晶钢主要制备方法 | 第15-19页 |
| ·现阶段超细晶钢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钢在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超细化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 ·化学成分对奥氏体超细化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原始组织对奥氏体超细化的影响 | 第22页 |
| ·加热速度对奥氏体超细化的影响 | 第22页 |
|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奥氏体超细化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两相区控轧控冷技术对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过程影响 | 第23-26页 |
| ·奥氏体晶粒尺寸对相变铁素体的影响 | 第23-24页 |
| ·两相区控制轧制在铁素体相变过程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 ·控制冷却对铁素体相变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本文工作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本文工作背景 | 第26-2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第2章 加热参数对低碳钢晶粒超细化的影响 | 第28-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 ·单道次压缩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 ·单道次变形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 ·形变温度对最终组织的影响 | 第31-33页 |
| ·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对试样组织的影响 | 第33-38页 |
| ·低碳结构钢组织细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快速升温亚微米TRIP钢高温变形行为研究 | 第40-55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0-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 ·高温变形过程的动态行为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53页 |
| ·变形抗力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 ·变形温度与铁素体晶粒度的对比 | 第45-48页 |
| ·渗碳体形态对晶粒度的影响 | 第48-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低碳结构钢晶粒亚微米化研究 | 第55-77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9页 |
|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第55-56页 |
| ·实验方案 | 第56-59页 |
| ·连续升温转变曲线实验研究 | 第59-66页 |
| ·连续升温相变 | 第59-64页 |
| ·连续冷却转变相变曲线实验研究 | 第64-66页 |
| ·单道次压缩亚微米晶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 ·讨论 | 第67-76页 |
| ·变形温度的控制对晶粒细化的必要性 | 第67-70页 |
| ·微合金元素在晶粒亚微米化中的作用 | 第70-72页 |
| ·亚微米晶在控制冷却中的相变机制 | 第72-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5章 低碳钢亚微米化的控轧控冷工艺探索 | 第77-104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77-83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77-79页 |
| ·实验方案 | 第79-83页 |
| ·Nb-V-Ti微合金化钢的超细晶化 | 第83-88页 |
| ·显微组织 | 第83-86页 |
| ·力学性能 | 第86-88页 |
| ·Ti微合金化TRIP钢的超细晶化 | 第88-97页 |
| ·R-Q工艺下实验结果 | 第88-94页 |
| ·R-A工艺下实验结果 | 第94-97页 |
| ·亚微米晶高强钢强韧性的影响因素 | 第97-102页 |
| ·原始组织对强韧性的影响 | 第97-99页 |
| ·加热温度对强韧性的影响 | 第99页 |
| ·变形温度对强韧性的影响 | 第99-101页 |
| ·控制冷却相变对最终强韧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实验室生产低碳亚微米晶高强钢的可行性分析 | 第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