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电液变速操纵系统的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装载机变速操纵系统的介绍 | 第12-14页 |
| ·变速操纵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 ·换档品质的评价 | 第13-14页 |
| ·变速操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自动变速的发展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变速操纵系统换档策略的研究 | 第18-35页 |
| ·变速操纵系统的换档规律 | 第18-19页 |
| ·换档规律的分类 | 第19-22页 |
| ·按参数个数划分 | 第19-21页 |
| ·按优化目标划分 | 第21-22页 |
| ·传统变速操纵控制 | 第22-24页 |
| ·基于模糊控制的换档控制策略研究 | 第24-31页 |
| ·模糊控制简介 | 第24页 |
| ·模糊换档控制器理论结构 | 第24-25页 |
| ·模糊化设计 | 第25-28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第28页 |
| ·模糊推理 | 第28-30页 |
| ·反模糊化 | 第30-31页 |
| ·模糊控制方案设计 | 第31-34页 |
| ·驾驶者意图识别 | 第32-33页 |
| ·档位运算 | 第33页 |
| ·换档时机的选择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变速操纵系统控制器的开发 | 第35-51页 |
| ·装载机变速操纵控制系统框图 | 第35-36页 |
| ·变速操纵控制系统框图 | 第35-36页 |
| ·控制系统工作模式 | 第36页 |
| ·变速操纵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36-46页 |
| ·设计框图 | 第36-37页 |
| ·主控制器MCU的设计 | 第37-39页 |
| ·脉冲信号调理模块 | 第39-40页 |
| ·电源模块 | 第40-41页 |
| ·最小系统模块 | 第41-42页 |
| ·比例阀控制模块 | 第42-43页 |
| ·其他功能模块 | 第43-44页 |
|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44-46页 |
| ·变速操纵系统的软件系统开发 | 第46-50页 |
| ·手动换档子程序 | 第48页 |
| ·全自动换档子程序 | 第48-49页 |
| ·全自动模糊换档函数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变速操纵系统比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 | 第51-66页 |
| ·比例换档阀的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 ·比例控制阀的数学建模 | 第52-56页 |
| ·流量方程 | 第52-53页 |
| ·流量连续性方程 | 第53页 |
| ·阀芯受力方程 | 第53页 |
| ·传递函数 | 第53-54页 |
| ·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 ·比例阀的仿真研究 | 第56-65页 |
| ·AMESim软件简介 | 第56-57页 |
| ·比例控制阀的仿真建模 | 第57-59页 |
| ·比例控制阀换档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59-61页 |
| ·各结构参数对结合压力的影响 | 第61-65页 |
| ·比例控制阀开口量的影响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变速操纵系统的试验研究 | 第66-75页 |
| ·变速操纵系统阀的测试 | 第66-68页 |
| ·试验方案 | 第66-67页 |
| ·液压试验原理图 | 第67-68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 ·前进、后退档的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1、2、3、4档的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 ·换档策略的验证方案 | 第73-74页 |
| ·测试目的 | 第73页 |
| ·测试原理 | 第73页 |
| ·测试内容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 ·总结 | 第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