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前人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植物诱导抗病性概述 | 第12-13页 |
|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 | 第12页 |
|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 第12-13页 |
| ·BABA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BABA的广谱诱导抗病性 | 第13-14页 |
| ·BABA的施用方法 | 第14页 |
| ·BABA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代谢 | 第14页 |
| ·BABA的诱导抗病性机制 | 第14-17页 |
| ·物理屏障的形成 | 第14-15页 |
| ·过敏反应发生和活性氧爆发 | 第15页 |
| ·植物抗毒素的产生 | 第15-16页 |
| ·病程相关蛋白的积累 | 第16页 |
| ·BABA诱导抗性参与的信号途径 | 第16-17页 |
| ·其他机理 | 第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BABA诱导处理马铃薯叶片对晚疫病原菌初期侵染的影响 | 第19-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 ·试剂 | 第19页 |
| ·晚疫病原菌繁殖和接种准备 | 第19-20页 |
| ·BABA处理及病原菌接种 | 第20页 |
| ·病原菌侵染过程的显微观察 | 第20页 |
| ·统计分析 | 第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BABA诱导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的组织化学观察 | 第23-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 ·植物材料、BABA处理及病原菌接种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页 |
| ·H_2O_2的组织化学检测 | 第23页 |
| ·胼胝质和HR的荧光观察 | 第23-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 ·H_2O_2的快速积累 | 第24-26页 |
| ·BABA诱导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胼胝质沉积的情况 | 第26-27页 |
| ·BABA诱导马铃薯叶片细胞发生HR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JA和SA信号途径在BABA诱导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 | 第29-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 ·载体和植物材料 | 第29页 |
| ·转基因株系的PCR鉴定 | 第29-30页 |
| ·RNA的抽提、纯化及反转录 | 第30页 |
| ·实时定量PCR分析转基因植株的基因表达量 | 第30-31页 |
| ·BABA处理及病原菌接种鉴定 | 第31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31-36页 |
| ·StCOI1和NahG转基因株系的PCR鉴定 | 第31-32页 |
| ·E3转基因株系中目标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32-34页 |
| ·BABA在马铃薯转基因植株中诱导的晚疫病抗性鉴定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StWRKY5基因抗晚疫病功能初探 | 第36-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植物材料、菌株及载体 | 第36-37页 |
| ·DNA胶回收 | 第37页 |
| ·质粒DNA小量抽提 | 第37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页 |
| ·StWRKY5超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38页 |
| ·E3转基因株系的筛选 | 第38页 |
| ·转基因株系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38页 |
| ·晚疫病原菌接种 | 第38页 |
| ·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 ·StWRKY5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页 |
| ·E3超量表达株系的StWRKY5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39-40页 |
| ·StWRKY5基因超量表达株系的晚疫病抗性鉴定 | 第40-42页 |
| 第六章 讨论 | 第42-47页 |
| ·BABA诱导处理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 第42-43页 |
| ·BABA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的组织化学机制 | 第43-44页 |
| ·参与BABA诱导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的信号途径 | 第44-45页 |
| ·StWRKY5在马铃薯抗晚疫病中的作用 | 第45页 |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