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纠纷调解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商标纠纷调解的特点及必要性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商标纠纷调解的概念及类型 | 第14-18页 |
一、商标纠纷调解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商标纠纷调解的类型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商标纠纷调解的特点 | 第18-21页 |
一、专业性 | 第18-19页 |
二、高效性 | 第19页 |
三、创造性 | 第19-20页 |
四、保密性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商标纠纷调解的必要性 | 第21-25页 |
一、有利于当事人节约成本 | 第21-22页 |
二、有利于减轻司法压力 | 第22-23页 |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商标纠纷调解范围之探析 | 第25-30页 |
第一节 已有的商标纠纷调解范围 | 第25-27页 |
一、商标民事纠纷 | 第25页 |
二、商标行政赔偿纠纷 | 第25-26页 |
三、轻微的商标刑事纠纷及刑事附带民事的商标纠纷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争议中的商标纠纷调解范围 | 第27-30页 |
一、商标行政纠纷 | 第27-28页 |
二、商标刑事公诉纠纷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之适用考量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域外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考察 | 第30-33页 |
一、美国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 | 第30-31页 |
二、德国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 | 第31-32页 |
三、台湾地区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构建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的合理性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我国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的建议 | 第35-38页 |
一、强制性调解商标纠纷范围 | 第35页 |
二、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机构 | 第35-36页 |
三、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程序 | 第36页 |
四、商标纠纷强制性调解协议的效力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法院附设商标调解制度的构建 | 第38-52页 |
第一节 域外法院附设商标调解的考察 | 第38-44页 |
一、美国专门的法院附设商标调解 | 第39-41页 |
二、日本调停制度 | 第41-43页 |
三、台湾地区诉前调解制度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法院附设商标调解的合理性 | 第44-48页 |
一、法院调解机制改革的理论探讨 | 第44-45页 |
二、法院调解改革的实践状况及意义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构建我国法院附设商标调解制度的建议 | 第48-52页 |
一、调解机构的设置 | 第49页 |
二、调解员的选任 | 第49-50页 |
三、调解的运作程序 | 第50-51页 |
四、调解结果效力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