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技术侦查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20页 |
(一) 技术侦查的概念厘定 | 第12-14页 |
1、技术侦查的概念 | 第12页 |
2、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的关系辨析 | 第12-14页 |
(二) 技术侦查的种类 | 第14-16页 |
1、统一分类标准的缺失 | 第14页 |
2、国际通用手段的列举 | 第14-15页 |
3、笔者的分类方式 | 第15-16页 |
(三) 技术侦查的特征 | 第16-20页 |
1、侦查活动的秘密性 | 第16-17页 |
2、手段支撑上的技术性 | 第17页 |
3、侦查过程的顺向性 | 第17-18页 |
4、与案发情况的同步性 | 第18页 |
5、认识犯罪行为的直观性 | 第18页 |
6、侦查方式的强制性 | 第18-19页 |
7、对当事人的侵权性 | 第19-20页 |
二、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现状及其法律问题 | 第20-23页 |
(一) 检察机关应用技术侦查的应然限制 | 第20-21页 |
1、限制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的种类 | 第20-21页 |
2、排除检察机关秘密侦查权的权限 | 第21页 |
(二) 检察机关应用技术侦查的立法缺位 | 第21-23页 |
1、三个国内法律文件 | 第22页 |
2、两个国际公约 | 第22-23页 |
三、检察机关享有技术侦查权的现实必要性 | 第23-27页 |
(一) 打击职务犯罪形势的需要 | 第23-24页 |
(二) 传统侦查手段的效能不足 | 第24-25页 |
(三) 减少刑讯逼供、保护人权的需要 | 第25-26页 |
(四) 检察机关缺少技术侦查手段的现实困境 | 第26页 |
(五) 证据效力的要求 | 第26-27页 |
四、检察机关享有技术侦查权的理论正当性 | 第27-31页 |
(一) “党内不允许搞技术侦查”的观点不适用于职务犯罪 | 第27-28页 |
(二) 符合国际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 第28页 |
(三) 符合国际上的侦查惯例 | 第28-29页 |
(四) 依法独立行使侦查权的法理要求 | 第29-31页 |
五、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的立法规制 | 第31-37页 |
(一)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条件 | 第31-32页 |
1、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范围条件 | 第31-32页 |
2、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实质条件 | 第32页 |
(二)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对象 | 第32-33页 |
1、已经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 第32-33页 |
2、非犯罪嫌疑人 | 第33页 |
(三)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原则、程序、法律效力及期限 | 第33-35页 |
1、符合比例原则 | 第33-34页 |
2、程序:申请、审批以及执行 | 第34页 |
3、法律效力及期限 | 第34-35页 |
(四)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监督 | 第35页 |
(五)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中的当事人权益保护 | 第35-37页 |
1、侦查进行中的完备记录 | 第35-36页 |
2、侦查完结后的材料销毁 | 第36页 |
3、当事人对抗技术侦查权的权利赋予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