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5-29页 |
·我国乃至世界的土壤磷资源状况 | 第15-16页 |
·磷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16页 |
·植物磷营养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植物通过调节代谢途径参与调控低磷胁迫响应 | 第16-17页 |
·植物通过增加有机酸、H+质子以及磷酸酶的分泌提高外部磷的动员能力 | 第17-18页 |
·外泌有机酸和H~+质子的增加 | 第17-18页 |
·核酸酶和磷酸酶合成及外泌的增加 | 第18页 |
·植物通过增加磷转运体蛋白的合成提高对磷素的吸收及分配能力 | 第18页 |
·植物通过根系形态重塑提高对土壤磷素的吸收利用能力 | 第18-20页 |
·转录因子参与植物低磷胁迫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植物磷营养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以PHR1为中心的磷营养信号转导途径 | 第22-24页 |
·激素、糖等参与植物磷营养调控 | 第24-26页 |
·磷营养相关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生理及形态学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玉米植株生物量、根冠比和磷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玉米根系轴生根生长速率及长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玉米轴生根根尖区段细胞形态观察 | 第30页 |
·根系蛋白质组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蛋白的制备 | 第30-31页 |
·蛋白定量 | 第31页 |
·根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第31-32页 |
·等电聚焦(IHF) | 第31页 |
·胶条的平衡 | 第31页 |
·SDS-PAGE | 第31页 |
·凝胶染色 | 第31-32页 |
·图像的获取与分析 | 第32页 |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第32-34页 |
·蛋白的酶解制样 | 第32-33页 |
·肽指纹图谱的获得 | 第33页 |
·蛋白的数据库搜索 | 第33-34页 |
·鉴定蛋白的功能分类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5-67页 |
·低磷处理对玉米自交系齐319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5-42页 |
·随低磷胁迫时间的延长齐319小苗的生长情况 | 第35-36页 |
·随低磷处理时间的延长齐319植株体内磷浓度的变化 | 第36页 |
·随低磷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植株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变化 | 第36-38页 |
·随着低磷胁迫时间的延长玉米轴生根生长速率及长度的变化 | 第38-40页 |
·不同低磷处理时间下玉米轴生根成熟区细胞及分生区细胞的形态观察 | 第40-42页 |
·不同低磷处理时间下玉米轴生根根尖片段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42-67页 |
·轴生根根尖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第42-46页 |
·差异累积蛋白的质谱鉴定分析 | 第46-65页 |
·大量碳代谢相关蛋白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发育动态调控 | 第59-62页 |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改变的动态调控过程 | 第62页 |
·分子伴侣蛋白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改变的动态调控过程 | 第62-63页 |
·一些抗氧化还原蛋白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改变的动态调控过程 | 第63页 |
·低磷胁迫影响ATPase在玉米轴生根中的表达丰度 | 第63页 |
·一些激素合成、信号转导等相关蛋白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改变过程 | 第63-64页 |
·一些细胞结构组成相关蛋白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发育 | 第64-65页 |
·其它 | 第65页 |
·质谱鉴定蛋白的功能分类 | 第65-67页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67-72页 |
·根尖细胞分裂活性调节在低磷介导的植物根系形态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67-68页 |
·糖不仅作为能量及结构组分,而且极有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生长发育过程 | 第68-69页 |
·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低磷介导的玉米轴生根伸长过程是涉及众多基因参与的动态调控过程 | 第69-70页 |
·关于本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几点想法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