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瑜伽师地论》思想的目的论特征

序言第1-23页
   ·问题的提出第5-9页
   ·《瑜伽论》的内容及特点第9-16页
   ·《瑜伽论》研究的综述第16-18页
   ·研究的思路第18-23页
第1章 《瑜伽论》的基本思想第23-65页
   ·《瑜伽论》对法相思想的解释和发展第24-44页
     ·法是指“实在”第24-29页
     ·区分三种“实在”的原因第29-36页
     ·对大乘法相理论的三自性的解释原则第36-44页
   ·瑜伽行派对缘起思想的解释和发展第44-65页
     ·缘起与自性的关系第44-49页
     ·对二时所说缘起思想的解释第49-53页
     ·对部派佛学的缘起思想的发展第53-65页
第2章 本体论的目的论解释第65-84页
   ·对世界的看法第65-72页
     ·二乘观点:烦恼是世间流转之因第65-67页
     ·唯识观点:分别是世间流转之因第67-72页
   ·对有情的分析第72-84页
     ·杂染的自体所具有的维持自身同一的性质第72-80页
     ·清净的自体所具有的维持自身同一的性质第80-84页
第3章 认识论的目的论解释第84-104页
   ·瑜伽行派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第88-90页
   ·凡夫认知的过程第90-99页
     ·能缘相第91-96页
     ·所缘相第96-99页
   ·认识的目的:真如和智第99-104页
第4章 修道论的目的论解释第104-140页
   ·实现目的的因素第104-113页
     ·杂染法的增长第105-107页
     ·清净法的增长第107-110页
     ·修行与所缘相的关系第110-113页
   ·本体论的目的是内在的原因第113-116页
   ·认识论的目的是内在的原因第116-140页
     ·世间道修行第116-127页
     ·出世间道修行第127-140页
结语第140-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47页
后记第147-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舞钢斜坡隧道断面优化设计与快速施工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