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户籍管理论文

“土地换户籍”政策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引言第10-16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主要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5页
     ·对户籍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对"土地换户籍"政策的相关观点第13-15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15-16页
2 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概述第16-26页
   ·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理论概述第16-20页
     ·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第16-17页
     ·政策评估的相关理论第17-20页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第20-26页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第21-22页
     ·俱乐部理论和以脚投票机制第22-23页
     ·利益集团理论第23-26页
3 我国户籍制度概述第26-35页
   ·我国户籍制度的涵义第26页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起源和演变第26-29页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形成阶段(1949—1957年)第27页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自我强化阶段(1958—1978年)第27-28页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渐进改革阶段(1979至今)第28-29页
   ·我国户籍制度的功能第29-31页
     ·户籍是公民身份的证明第29页
     ·户籍是人口统计分析的依据第29-30页
     ·户籍是控制人口迁徙的手段第30页
     ·户籍是分配社会资源的标准第30-31页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第31-35页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公民权利实现的必然结果第31-32页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的必然结果第32-33页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第33-35页
4 "土地换户籍"政策的出台及实施——以重庆市为例第35-47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的介绍第35-40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的产生第35-37页
     ·重庆市"土地换户籍"政策的内容第37-39页
     ·重庆市"土地换户籍"政策的特点第39-40页
   ·重庆市"土地换户籍"政策的实施状况第40-42页
   ·对重庆市"土地换户籍"政策的评价第42-47页
     ·重庆市"土地换户籍"政策的优势第42-45页
     ·重庆市"土地换户籍"政策的局限性第45-47页
5 "土地换户籍"政策的影响第47-58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农民权利的影响第47-51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农民平等权的影响第47-49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农民财产权利的影响第49-51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政府的影响第51-55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政府职能的影响第51-53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政府财政的影响第53-55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55-58页
     ·"土地换户籍"对我国城乡二元化的影响第55-56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第56-57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对我国社会公平的影响第57-58页
6 对"土地换户籍"政策的相关建议第58-68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应当注意对农民权利的保障第58-60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必须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第58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必须保障进转户农民的劳动权和就业权第58-59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必须保证转户农民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第59页
     ·"土地换户籍"必须要为转户农民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59-60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可以为转户农民退出土地设置一定的过渡期第60页
   ·"土地换户籍"政策应当注意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第60-65页
   ·应当注意实现政府非土地财政的转化第65-68页
7 有关结论——由"土地换户籍"政策引发的思考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后记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
下一篇: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控制的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