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企业融资经典理论 | 第12-14页 |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研究 | 第14-15页 |
·知识产权融资研究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概况 | 第20-28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 第20-21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21-26页 |
·高新技术企业以内源融资为主 | 第22页 |
·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的外部资金支持有限 | 第22-26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第26页 |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融资方式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3 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中的应用 | 第28-47页 |
·知识产权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0页 |
·知识产权的交易性使其能够进行变现融资 | 第28页 |
·知识产权的资本性使其能够进行权益融资 | 第28-29页 |
·知识产权的可分离性使其能够进行负债融资 | 第29-30页 |
·主要的知识产权融资方式 | 第30-36页 |
·知识产权权益融资方式 | 第30-33页 |
·知识产权负债融资方式 | 第33-36页 |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周期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融资策略 | 第36-42页 |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特征 | 第36-39页 |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周期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融资策略选择 | 第39-42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实践 | 第42-44页 |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经验及启示 | 第44-47页 |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经验 | 第44-46页 |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启示 | 第46-47页 |
4 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的因素 | 第47-53页 |
·知识产权评估方法选择不当 | 第47-48页 |
·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和人才匮乏 | 第48页 |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 | 第48-49页 |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 第49-50页 |
·知识产权融资的银行支持有限 | 第50-51页 |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成熟 | 第51-52页 |
·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尚未统一 | 第52-53页 |
5 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思考 | 第53-62页 |
·宏观方面: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 | 第53-55页 |
·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53-54页 |
·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 第54页 |
·加大创新基金的投入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 第54-55页 |
·中观方面:加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 第55-57页 |
·实施关系型借贷 | 第55-56页 |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 第56页 |
·灵活创新业务 | 第56-57页 |
·中观方面:强化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建设和服务 | 第57-59页 |
·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 | 第58页 |
·注重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 第58-59页 |
·加强知识产权评估队伍的建设 | 第59页 |
·微观方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建设 | 第59-62页 |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59-60页 |
·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 | 第60页 |
·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 第60-62页 |
6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