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第15-18页 |
一、 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15-18页 |
二、 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公共财政的支持 | 第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30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30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30-34页 |
一、 从技术创新外部因素构建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 第30-31页 |
二、 从技术创新内部因素构建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 第31页 |
三、 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构建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 第31页 |
四、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从政策工具的角度构建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 第31-34页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科技创新的内涵及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确立 | 第35-73页 |
第一节 科技创新内涵与本质 | 第35-42页 |
一、 科技创新的内涵 | 第35-40页 |
二、 科技创新实质和主要特点 | 第40-41页 |
三、 科技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科技创新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42-46页 |
一、 科技创新与自力更生 | 第42-43页 |
二、 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 | 第43页 |
三、 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 第43页 |
四、 科技创新与技术引进 | 第43-45页 |
五、 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创新理念的演化历程 | 第46-53页 |
一、 科技创新的提出 | 第46-48页 |
二、 科技创新的类型划分 | 第48-50页 |
三、 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作用 | 第50-53页 |
第四节 科技创新与国家竞争力 | 第53-65页 |
一、 国家竞争力研究追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 第53-54页 |
二、 技术创新因素在国家竞争力评价中的作用 | 第54-56页 |
三、 科技创新----全面分析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技术因素 | 第56-59页 |
四、 科技创新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9-65页 |
第五节 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模式 | 第65-73页 |
一、 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两种方法 | 第65页 |
二、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模式 | 第65页 |
三、 我国改革开放后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模式 | 第65-66页 |
四、 当前促进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的总体分析 | 第66-73页 |
第三章 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理论的整体分析 | 第73-95页 |
第一节 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理论模型 | 第73-82页 |
一、 政府与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分工协作模型 | 第73-75页 |
二、 创新成本分担的福利分析与政府行为 | 第75-77页 |
三、 生产中的外部性与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 | 第77-79页 |
四、 政策干预科技创新 | 第79-80页 |
五、 财政政策的企业微观效应传导 | 第80-82页 |
第二节 西方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发展 | 第82-86页 |
一、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梳理 | 第82页 |
二、 内生创新增长理论与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 | 第82-83页 |
三、 西方学者研究公共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 第83-84页 |
四、 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实践 | 第84-86页 |
第三节 中国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理论边界 | 第86-95页 |
一、 企业科技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 | 第86页 |
二、 科学界定科技创新过程中财政支持的范围 | 第86-93页 |
三、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 | 第93-95页 |
第四章 财政直接资助企业科技创新行为分析 | 第95-112页 |
第一节 政府科技拨款对企业R&D的影响 | 第95-97页 |
第二节 政府资助公共研发部门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 | 第97-99页 |
第三节 政府科技拨款资助对我国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99-103页 |
一、 政府科技拨款资助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影响的分析 | 第99-101页 |
二、 建议 | 第101-103页 |
第四节 政府科技拨款资助对企业研发的磁滞效应分析 | 第103-112页 |
一、 基本模型描述 | 第103-106页 |
二、 政府补贴分析 | 第106-108页 |
三、 磁滞效应的发现与分析 | 第108-112页 |
第五章 我国税收政策与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发展 | 第112-128页 |
第一节 合理的风险投资是鼓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落脚点 | 第112-117页 |
一、 西方风险投资的起源和发展 | 第112-113页 |
二、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113页 |
三、 风险投资基本原理 | 第113-117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风险投资税政策 | 第117-119页 |
一、 流转税政策 | 第117页 |
二、 企业所得税政策 | 第117-119页 |
三、 个人所得税政策 | 第119页 |
第三节 我国风险投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19-122页 |
一、 税收政策总体分析 | 第119-120页 |
二、 具体税种分析 | 第120-122页 |
第四节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税收激励政策 | 第122-128页 |
一、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 第122-123页 |
二、 完善风险投资税收政策体系 | 第123-128页 |
第六章 政府采购与科技创新 | 第128-141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 | 第128-132页 |
一、 政府采购在科技创新中的促进作用 | 第128-132页 |
二、 促进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的局限性 | 第132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132-135页 |
一、 政府采购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 | 第132-134页 |
二、 我国科技创新政府采购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34-135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建议 | 第135-141页 |
一、 确立政府采购的科技创新目标 | 第136页 |
二、 建立科技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原则 | 第136-137页 |
三、 对科技创新产品实行灵活的政府采购政策 | 第137-138页 |
四、 建立激励科技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 | 第138页 |
五、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产品的认定标准与评价体系 | 第138-139页 |
六、 确定我国科技创新政府采购的重点领域与行业 | 第139页 |
七、 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的信息平台 | 第139页 |
八、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政府采购的监管检查机制 | 第139-141页 |
第七章 综合改革与配套 | 第141-166页 |
第一节 中国财政科教支出经济效应分析 | 第141-142页 |
第二节 综合改革形成合力,构建我国增强科技创新有效体系 | 第142-150页 |
一、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聚类分析 | 第142-146页 |
二、 构建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体制框架 | 第146-150页 |
第三节 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促进科技发展政策 | 第150-166页 |
一、 现有财政政策所依托的体制和机制存在的不足 | 第153-157页 |
二、 现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 | 第157-164页 |
三、 财政政策及相关体制调整方向与调整原则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6-177页 |
致谢 | 第177-17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78-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