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我国水电及省级电网的发展 | 第13页 |
·省级电网跨流域水电群优化调度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工程背景 | 第15页 |
·长期计划检修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库群优化调度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传统优化调度方法 | 第17-21页 |
·现代智能优化调度方法 | 第21-2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5-28页 |
2 基于启发式搜索和逐次逼近优化的机组检修缺电量最小模型 | 第28-47页 |
·引言 | 第28-30页 |
·传统检修优化可靠性模型 | 第30-31页 |
·等备用容量(率)模型 | 第30页 |
·等风险度模型 | 第30-31页 |
·缺电量最小检修优化模型 | 第31-33页 |
·模型原理及描述 | 第31页 |
·数学符号定义 | 第31-32页 |
·目标函数 | 第32页 |
·约束条件 | 第32-33页 |
·模型求解 | 第33-40页 |
·总体求解思路 | 第33页 |
·约束的分类及不等式集合处理方式 | 第33-34页 |
·组合机组处理"一库多级"式梯级约束 | 第34-35页 |
·启发式搜索算法及计算流程 | 第35-36页 |
·逐次逼近优化算法 | 第36-38页 |
·结合启发式搜索的逐次逼近算法及求解 | 第38-40页 |
·应用实例 | 第40-46页 |
·基本资料 | 第40-42页 |
·计算结果分析及比较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有向图描述的库群长期发电优化调度混合求解算法 | 第47-71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长期调度发电量最大模型 | 第48-50页 |
·模型原理及描述 | 第48页 |
·数学符号定义 | 第48-49页 |
·目标函数 | 第49页 |
·约束条件 | 第49-50页 |
·常用的降维动态规划 | 第50-53页 |
·逐次逼近动态规划(DPSA) | 第50页 |
·增量动态规划(DDDP) | 第50-51页 |
·状态逐密动态规划 | 第51页 |
·逐步优化算法(POA) | 第51-53页 |
·有向图描述梯级拓扑结构及计算顺序的确定 | 第53-57页 |
·基于有向图描述的梯级拓扑结构 | 第53-55页 |
·深度优先搜索(DFS)确定计算顺序 | 第55-56页 |
·确定梯级计算顺序的其它方式 | 第56-57页 |
·耦合DPSA,DDDP及POA的混合求解算法 | 第57-63页 |
·算法总体设计思路 | 第57-59页 |
·两步等流量方式获得初始解 | 第59页 |
·惩罚函数的选择 | 第59-60页 |
·电站分组及计算顺序的确定 | 第60页 |
·混合求解算法的计算步骤及流程 | 第60-63页 |
·应用实例 | 第63-70页 |
·基本资料情况 | 第63-64页 |
·计算条件设置 | 第64-65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基于切负荷方式的库群中期发电优化调度调峰出力最大模型 | 第71-86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中期调峰出力最大模型 | 第72-73页 |
·模型原理及描述 | 第72页 |
·数学符号定义 | 第72页 |
·目标函数 | 第72-73页 |
·约束条件 | 第73页 |
·数据准备及前期处理 | 第73-74页 |
·区间入库流量的计算 | 第73页 |
·水电系统带宽的确定 | 第73页 |
·各时段检修容量的处理 | 第73-74页 |
·模型求解 | 第74-79页 |
·总体求解思路 | 第74-75页 |
·各类电站可调电量的确定 | 第75页 |
·切负荷方式确定初始调度过程 | 第75-76页 |
·以电定水水量平衡 | 第76-77页 |
·结合负荷特征的弃水调整策略 | 第77-78页 |
·混合求解算法寻优 | 第78-79页 |
·应用实例 | 第79-85页 |
·基本资料情况 | 第79页 |
·丰枯水期的计算条件设置 | 第79-81页 |
·应用结果及比较分析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5 基于负荷控制的三段调峰和递级调峰算法 | 第86-105页 |
·引言 | 第86页 |
·常规电力电量平衡算法 | 第86-94页 |
·基于日电能累计曲线的作图法 | 第87-88页 |
·余荷逐次后移法 | 第88-90页 |
·最优排位法 | 第90-91页 |
·逐次切负荷法 | 第91-92页 |
·改进的逐次切负荷法 | 第92-94页 |
·常规算法在调峰计算中的缺陷 | 第94-95页 |
·改进的调峰方式 | 第95-98页 |
·三段调峰算法 | 第96-97页 |
·递级调峰算法 | 第97-98页 |
·方法的应用 | 第98-104页 |
·算例资料背景 | 第98-99页 |
·计算结果分析及比较 | 第99-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6 面向省级电网库群发电优化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 | 第105-123页 |
·引言 | 第105-106页 |
·面向对象的库群优化调度系统分析 | 第106页 |
·面向对象的库群优化调度系统设计 | 第106-111页 |
·通用模块类分类及设计 | 第107-108页 |
·基于合适粗细粒度对象的界面及流程设计 | 第108-109页 |
·抽象系统设计及方法实现 | 第109-111页 |
·库群优化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采用的关键技术 | 第111-118页 |
·有向图技术描述梯级电站拓扑结构 | 第111-114页 |
·条件约束自动设置的智能记忆方式及脚本控制技术 | 第114-115页 |
·可扩展的优化算法接口设计 | 第115-116页 |
·基于共享Model的MVC模式图表联动及梯级联调技术 | 第116-118页 |
·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及界面展示 | 第118-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结论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33-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及获奖情况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