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U的滚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2 滚齿机的工作原理 | 第14-18页 |
| ·传统机械式滚齿机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 ·直齿加工原理 | 第14-15页 |
| ·斜齿加工原理 | 第15-16页 |
| ·滚齿机数控化后的特点 | 第16-18页 |
| 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23页 |
| ·机械部分的设计 | 第18-19页 |
| ·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 第19-21页 |
| ·状态监控模块 | 第19页 |
| ·执行电路模块 | 第19-20页 |
| ·输入输出模块 | 第20页 |
| ·显示模块 | 第20页 |
| ·编程调试模块 | 第20-21页 |
| ·可行性分析及方案选择 | 第21-23页 |
| 4 硬件电路设计 | 第23-51页 |
| ·微处理器PIC18F4550介绍 | 第23-27页 |
| ·新内核特性 | 第23-24页 |
| ·功耗管理模式 | 第24页 |
| ·存储空间结构 | 第24-27页 |
| ·目标系统开发方式 | 第27页 |
| ·使用DAC8412数模转换芯片驱动执行电路部分 | 第27-31页 |
| ·DAC8412芯片概述 | 第27-29页 |
| ·数字I/O | 第29-30页 |
| ·DAC8412与AD688之间的连接及调整 | 第30页 |
| ·硬件连接电路 | 第30-31页 |
| ·使用8255A芯片扩展单片机的IO端口 | 第31-35页 |
| ·8255A芯片概述 | 第32-33页 |
| ·8255A工作方式 | 第33-34页 |
| ·硬件连接电路 | 第34-35页 |
| ·HCTL-2016芯片 | 第35-38页 |
| ·HCTL-2016芯片概述 | 第35-36页 |
| ·硬件连接电路 | 第36-38页 |
| ·伺服驱动系统 | 第38-44页 |
| ·伺服电机的选择 | 第38-39页 |
| ·BSH0552M11A2A伺服电机 | 第39-40页 |
| ·LXM05AD10M2伺服驱动器 | 第40-44页 |
| ·液晶显示模块 | 第44-47页 |
| ·MGLS160128概述 | 第44-46页 |
| ·与MPU接口时序图 | 第46页 |
| ·硬件连接电路 | 第46-47页 |
| ·在线编程调试电路 | 第47-48页 |
| ·其它辅助电路 | 第48-50页 |
| ·高精度参考电压(AD688) | 第48-49页 |
| ·光电耦合电路 | 第49-50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0-51页 |
| 5 软件部分设计 | 第51-68页 |
| ·应用程序的结构 | 第51-53页 |
| ·应用程序中采用的插补算法 | 第53-60页 |
| ·插补算法概述 | 第53-54页 |
| ·直线插补 | 第54-55页 |
| ·圆弧插补 | 第55-57页 |
| ·PID控制算法 | 第57-59页 |
| ·由内部定时器实现系统采样周期 | 第59-60页 |
| ·对液晶的控制 | 第60-64页 |
| ·T6963C指令系统说明 | 第60-61页 |
| ·应用软件 | 第61-64页 |
| ·HCTL2016的数据采样 | 第64-65页 |
| ·PWM模块的设计 | 第64页 |
| ·PWM模块程序实现 | 第64-65页 |
| ·HCTL-2016数据采集程序处理 | 第65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5-68页 |
| ·开关量输入抗干扰措施 | 第66-67页 |
| ·开关量输出抗干扰措施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附录A:电路板原理图 | 第71-72页 |
| 附录B:实验电路 | 第72-73页 |
| 附录C:调试电路 | 第73-74页 |
| 附录D:主控电路板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