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DHT的一体化网络标识映射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4页
图目录第14-16页
表目录第16-17页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第17-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5页
   ·引言第19-20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21-23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23-25页
第二章 一体化网络及其标识映射概述第25-31页
   ·引言第25-26页
   ·一体化标识网络第26-28页
   ·标识映射模型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普适服务层标识解析映射模型研究第31-51页
   ·引言第31-34页
     ·研究背景第31-32页
     ·研究现状第32-34页
   ·普适服务层标识映射机制第34-38页
     ·主要问题第34-36页
     ·命名机制第36-38页
     ·名字解析机制第38页
   ·普适服务层标识映射详细设计第38-44页
     ·报头格式第38-39页
     ·面向数据的设计第39-40页
     ·基于标识映射的Web应用第40-41页
     ·基于标识映射的名字解析设计第41-42页
     ·基于标识映射的中间件融合第42-44页
   ·可行性分析第44-49页
     ·数据量分析第44-45页
     ·实验仿真第45-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础设施层标识分离映射模型研究第51-69页
   ·引言第51-53页
     ·研究背景第51-52页
     ·研究现状第52-53页
   ·基础设施层标识映射模型第53-56页
     ·基础设施层标识分离映射架构第53-54页
     ·映射信息的注册与查找第54-56页
   ·基于标识分离映射的主机移动第56-57页
   ·标识映射系统第57-66页
     ·环形映射系统模型第57-59页
     ·基于跳图的映射系统模型第59-66页
   ·实验和分析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标识映射机制的可扩展性研究第69-91页
   ·引言第69-70页
   ·单跳DHT映射模型第70-71页
   ·单跳DHT映射系统邻居通告算法第71-73页
   ·优化的单跳DHT映射系统第73-76页
     ·动态ID空间分配第73-74页
     ·改进的邻居通告算法第74-76页
     ·鲁棒性第76页
   ·性能分析第76-82页
     ·更新流程第76-78页
     ·带宽消耗第78-80页
     ·维护代价第80-81页
     ·查询负载第81-82页
     ·查询时延第82页
     ·存储花销第82页
   ·实验仿真第82-89页
     ·仿真环境设置第82-83页
     ·仿真参数选择第83页
     ·映射系统仿真结果第83-89页
     ·与LISP一DHT进行比较第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标识映射机制的安全性研究第91-105页
   ·引言第91-93页
     ·研究背景第91-92页
     ·研究现状第92-93页
   ·基于分布式接入控制机制抵御sybil攻击第93-98页
     ·分布式接入控制模型第93-94页
     ·客户端谜题设计第94-96页
     ·临界窗口设计第96-97页
     ·实验和分析第97-98页
   ·基于社会网络模型抵御sybil攻击第98-104页
     ·基于Bloom filter记录sybil节点集合第98-99页
     ·模式聚合第99-100页
     ·模式发布第100-102页
     ·实验和分析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9页
   ·全文总结第105-106页
   ·问题与展望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7页
作者简历第117-12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S医药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