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3页
 一、选题意义第7-9页
  (一)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第7-8页
  (二)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1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1-12页
 四、文章的创新之处与尚需拓展的研究空间第12-13页
第一章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及兴衰原因第13-20页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挫折中发展第13-16页
  (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萌芽与建立第13-14页
  (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第14页
  (三)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第14-15页
  (四)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第15-16页
 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兴衰原因分析第16-20页
  (一)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兴盛的原因第16-17页
  (二)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衰弱及难以恢复的原因第17-20页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分析第20-28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比较第20-22页
  (一) 覆盖所有农村居民第20页
  (二) 建立合理负担的共同缴费机制第20-21页
  (三) 明确界定农民须履行缴费义务第21页
  (四) 突出大病统筹为保障重点第21页
  (五) 管理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第21-22页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成效分析第22-24页
  (一) 覆盖农村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得以构建第23页
  (二) 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增强第23页
  (三) 农民的就医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第23-24页
  (四)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第24页
 三、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的因素分析第24-28页
  (一) 各级政府组织行为迟缓滞后第24页
  (二)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主动性和意愿较弱第24-25页
  (三) 筹资难度大和资金投入不足第25页
  (四) 管理能力薄弱和监督不力第25-26页
  (五) 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和欠规范第26页
  (六) 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第26-28页
第三章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与借鉴第28-33页
 一、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介绍第28-31页
  (一) 英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第28-29页
  (二) 日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第29-30页
  (三) 泰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第30-31页
 二、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31-33页
  (一) 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第31页
  (二)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要强调政府责任和作用第31-32页
  (三)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要加强法制建设第32页
  (四) 建立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第32-33页
第四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分析第33-46页
 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特征描述第33-36页
  (一) 法律法规政策体现完善和配套第33-34页
  (二) 政府组织行为体现效率与公平第34页
  (三) 资金管理体现足额、安全和持续第34-35页
  (四) 农民意识行为与社会环境体现认同与协调第35-36页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中的政府行为第36-38页
  (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性质与政府行为的关系第36-37页
  (二) 中央政府职责与行为边界第37页
  (三) 地方政府职责与行为边界第37-38页
 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中的组织设置第38-41页
  (一) 农村合作医疗组织设置的原则第38-39页
  (二) 中央一级的领导及协调组织设置第39-40页
  (三) 地方管理经办组织设置第40-41页
 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中的资金管理制度设计第41-44页
  (一) 资金筹集制度设计第41-42页
  (二) 资金运行制度设计第42-43页
  (三) 资金监管制度设计第43-44页
 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运行机制中其他因素分析第44-46页
  (一)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第44-45页
  (二) 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45-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护人员的乐观人格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下一篇:关于相似性判断过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