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廉租房保障体系政府责任理论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廉租房保障体系中政府责任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一、政府责任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二、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中政府责任的内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廉租房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一、廉租房以及廉租房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二、廉租房的特点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住房保障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25-30页 |
一、住房保障体系的含义 | 第25-27页 |
二、住房保障体系的层次理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从上海廉租房保障体系分析政府责任问题 | 第30-43页 |
第一节 上海廉租房保障体系中政府责任的落实 | 第30-35页 |
一、政府降低廉租房申请标准使受惠范围扩大 | 第30-33页 |
二、政府对配租补贴力度逐步加大 | 第33-34页 |
三、政府率先采用闲置公积金收储廉租房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上海廉租房保障体系政府责任的缺失及成因 | 第35-43页 |
一、廉租房无利可图,政府重商品房而轻廉租房的建设 | 第35-36页 |
二、资金过多投入大项目,政府缺乏对廉租房的金融扶持政策 | 第36-38页 |
三、程序不够公开透明,政府对廉租房的分配未能体现公平原则 | 第38-40页 |
四、建设廉租房热情时有时无,政府对廉租房政策摇摆不定 | 第40-41页 |
五、政府责任缺失导致廉租房体系未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国外廉租房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借鉴 | 第43-51页 |
第一节 美国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与实践 | 第43-45页 |
一、政府减免税收,鼓励私人机构积极参与 | 第43-44页 |
二、政府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44页 |
三、政府为廉租房提供担保和补贴 | 第44-45页 |
四、政府通过法律保障廉租房建设 | 第45页 |
第二节 新加坡政府的住房保障制度及实践 | 第45-48页 |
一、政府建立起公共住房制度 | 第46页 |
二、政府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46-47页 |
三、政府对公有住宅实行分级补贴 | 第47-48页 |
四、政府对廉租房的规划以人为本 | 第48页 |
五、政府出台多种法律政策保障廉租房建设 | 第48页 |
第三节 国外廉租房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借鉴 | 第48-51页 |
一、以廉租住房建设开发为首要问题,使住房保障体系真正脚踏实地 | 第48-49页 |
二、以有效的住房金融政策为后盾,为住房保障体系提供经济支持 | 第49页 |
三、以完善的政府责任部门为根本,促进住房保障体系顺利发展 | 第49页 |
四、注重保障性住房的合理规划,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 第49-50页 |
五、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基础,规范政府政策在房地产中的作用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上海廉租房建设中政府应当担负更多的责任 | 第51-58页 |
第一节 政府应当从建立和谐社会高度看待廉租房建设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完善上海政府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 | 第52-56页 |
一、重点发展廉租房,转变住房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导向 | 第52页 |
二、优化金融和财政对政府廉租房的支持 | 第52-53页 |
三、设立设定专门机构来组织运作,不断积极完善各级政府部门责任 | 第53-55页 |
四、明确政府宏观导向,政府的宏观调控重点向弱势群体倾斜 | 第55页 |
五、完善住房保障立法,规范政府责任的落实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发挥民间组织的辅助作用 | 第56-57页 |
一、强化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56页 |
二、发挥民间组织的宣传作用 | 第56-57页 |
第四节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