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国外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关于蓝色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成果述评 | 第13-15页 |
·国内外关于蓝色经济区的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选题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内外发展蓝色经济区和海洋经济的有效经验 | 第17-29页 |
·国内发展蓝色经济区的有效经验 | 第17-21页 |
·天津、河北、辽宁等省市发展蓝色经济区的基本情况 | 第17页 |
·天津、河北、辽宁等省市发展蓝色经济区的基本特点 | 第17-19页 |
·天津、河北、辽宁等省市发展蓝色经济区的有效经验 | 第19-21页 |
·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战略和有效经验 | 第21-29页 |
·美国——21世纪的海洋经济战略 | 第21-23页 |
·欧盟——一体化的海洋经济战略 | 第23-24页 |
·加拿大——科学规划的海洋经济战略 | 第24页 |
·日本——成熟的海洋经济战略 | 第24-26页 |
·韩国——特色化的海洋经济战略 | 第26页 |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战略 | 第26-27页 |
·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有效经验 | 第27-29页 |
第3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 第29-38页 |
·发展战略的优势分析 | 第29-31页 |
·区位优势优越 | 第29页 |
·海洋空间和自然旅游等资源富集 | 第29-30页 |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 第30页 |
·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 第30-31页 |
·发展战略的劣势分析 | 第31-34页 |
·淡水资源短缺 | 第31页 |
·生态环境脆弱 | 第31-32页 |
·海洋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 第32页 |
·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层次低 | 第32-33页 |
·管理体制滞后和城市定位不明 | 第33-34页 |
·发展战略的机遇分析 | 第34-36页 |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深化发展的趋势 | 第34-35页 |
·国家的政策引领与保障 | 第35页 |
·山东省的大力推动与支持 | 第35-36页 |
·发展战略的威胁分析 | 第36页 |
·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充满变数 | 第36页 |
·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竞争 | 第36页 |
·SO、WO、ST、WT等组合战略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 | 第38-42页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内涵 | 第38页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 | 第38-40页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定位 | 第40-42页 |
第5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 第42-57页 |
·区位优势牌 | 第42-43页 |
·基础设施建设牌 | 第43-47页 |
·交通网络设施 | 第43-45页 |
·水利网络设施 | 第45-46页 |
·能源网络设施 | 第46页 |
·信息网路设施 | 第46-47页 |
·优化产业结构牌 | 第47-50页 |
·海洋第一产业 | 第47-48页 |
·海洋第二产业 | 第48-49页 |
·海洋第三产业 | 第49-50页 |
·旅游牌 | 第50-53页 |
·理顺关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度机制 | 第50页 |
·打造高端旅游产品 | 第50-51页 |
·温带海洋度假带和度假区建设 | 第51-52页 |
·加强市场开拓 | 第52-53页 |
·海洋生态文明牌 | 第53-55页 |
·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 第53-54页 |
·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 第54-55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55页 |
·加快海洋法律体系建设 | 第55页 |
·城市定位牌 | 第55-57页 |
第6章 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57-61页 |
·健全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 第57页 |
·积极衔接沟通,加强政策保障 | 第57-59页 |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和衔接,制定配套措施 | 第57-58页 |
·争取国家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开放等政策支持 | 第58-59页 |
·加强与省内其他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 | 第59页 |
·完善控制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 | 第59-61页 |
·加强监管控制体系建设 | 第59-60页 |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考核工作机制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