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从李开复“跳槽”看员工的竞业禁止义务 | 第10-12页 |
二、从“瑞格尔公司诉格利弗案”探究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竞业禁止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特殊地位 | 第14-19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竞业禁止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竞业禁止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竞业禁止制度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在立法上的表现和缺失 | 第19-22页 |
一、竞业禁止在我国立法中的表现 | 第19-20页 |
二、竞业禁止在我国立法的缺失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竞业禁止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第22-25页 |
一、竞业禁止适用的人群 | 第22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合理性判断 | 第22-24页 |
三、竞业禁止与自主择业的冲突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 | 第25-36页 |
第一节 各国立法和实践层面的商业秘密保护 | 第25-27页 |
一、美国的立法和操作 | 第25-26页 |
二、德国的立法和操作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 | 第27-36页 |
一、地域范围 | 第28-29页 |
二、时间范围 | 第29-30页 |
三、行为范围 | 第30-31页 |
四、其他建议 | 第31-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