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基础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重点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重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6-17页 |
2 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概述 | 第17-23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体系的内涵 | 第17-18页 |
·什么是财政监督体系 | 第17页 |
·现实条件下对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体系的理解 | 第17-18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的主要形式 | 第19-20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服务性特征 | 第20-23页 |
·财政监督必须为公共财政服务 | 第20-21页 |
·公共财政必须为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体制转轨服务 | 第21-23页 |
3 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体系的设置 | 第23-24页 |
·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 | 第23页 |
·审计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监督 | 第23页 |
·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的监督 | 第23-24页 |
·税务机关对财政性资金管理活动的监督 | 第24页 |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 | 第24页 |
·近年来我国财政监督的发展特点及取得的成效 | 第24-26页 |
·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 第25页 |
·财政监督的范围不断得到拓展 | 第25页 |
·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式逐步加以改善 | 第25页 |
·财政监督工作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 | 第25页 |
·财政监督机构和队伍得到了加强 | 第25-26页 |
·现行财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26-31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主要原因剖析 | 第28-31页 |
4 国外财政监督体系的先进经验探析 | 第31-41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基本制度 | 第31-32页 |
·财政立法监督制度 | 第31页 |
·财政司法监督制度 | 第31-32页 |
·财政行政监督制度 | 第32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基本职责和监督权限 | 第32-35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基本职责 | 第32-34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基本权限 | 第34-35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基本程序以及监督方式 | 第35-36页 |
·坚持依法实施财政监督 | 第35页 |
·重视预算支出的事前、事中监督 | 第35-36页 |
·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个案监督有机结合 | 第36页 |
·检查方式灵活多样 | 第36页 |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财税监督管理 | 第36页 |
·国外财政监督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特点 | 第36-38页 |
·财政监督机构规格高 | 第36-37页 |
·派驻专门机构和人员现场监督 | 第37页 |
·财政部门综合行使财政监督职能 | 第37-38页 |
·由非财政部门履行财政监督职能 | 第38页 |
·各国对财政监督人员均依法实行严格管理 | 第38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借鉴和启示 | 第38-41页 |
·重视各财政监督主体的明确分工与相互配合 | 第39页 |
·重视对公共支出的监督 | 第39页 |
·重视对预算编制的监督管理 | 第39页 |
·重视对监督主体尤其是社会中介机构监督的再监督 | 第39-40页 |
·重视并明确财政监督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 第40页 |
·重视财政监督的法制监督并依法严格管理 | 第40-41页 |
5 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41-49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41-44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41-42页 |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42-43页 |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控制 | 第43-44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设计的现实条件 | 第44-45页 |
·宏观条件 | 第44页 |
·微观条件 | 第44-45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设计思路 | 第45-49页 |
·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监督体系设计思路 | 第45-46页 |
·新构建的财政监督体系设计的要点说明 | 第46-49页 |
6 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49-56页 |
·增强各监督主体的服务服务意识,建立协调机制 | 第49-50页 |
·协调好财政监督部门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 | 第49页 |
·协调好财政监督部门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要处理好与被监督对象的关系 | 第50页 |
·财政监督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 第50-51页 |
·对财政收入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 第50页 |
·探索财政支出监督新途径 | 第50-51页 |
·财政监督为公共财政改革服务 | 第51-56页 |
·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管理的新机制 | 第51-52页 |
·改革和完善我国预算监督体系 | 第52-53页 |
·规范我国的会计监督制度 | 第53-54页 |
·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的信息网络 | 第54页 |
·加强财政监督的法制监督 | 第54-56页 |
7 结论 | 第56-58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6-57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3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