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横断山区民族文化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景观生态学中物种迁移的研究 | 第13-17页 |
·GIS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岷江流域GIS应用研究概况 | 第20-24页 |
·地形、景观格局方面 | 第20页 |
·土地利用 | 第20-21页 |
·退耕还林 | 第21-22页 |
·气候水文 | 第22页 |
·其他 | 第22-24页 |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范围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研究路线 | 第25-26页 |
3 岷江上游基本概况 | 第26-47页 |
·岷江上游自然概况 | 第26-37页 |
·岷江流域范围 | 第26-28页 |
·水系 | 第28页 |
·水文概况 | 第28-29页 |
·地质地貌 | 第29-30页 |
·气候特征 | 第30-35页 |
·土壤 | 第35页 |
·植被 | 第35-37页 |
·土地利用状况 | 第37-40页 |
·土地利用一级分类 | 第37页 |
·各县土地利用状况 | 第37-39页 |
·土地利用垂直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岷江上游人口状况 | 第40-42页 |
·黑水 | 第40页 |
·茂县 | 第40页 |
·松潘县 | 第40-41页 |
·理县 | 第41-42页 |
·汶川 | 第42页 |
·岷江上游民族概况 | 第42-47页 |
·民族分布概况 | 第42-43页 |
·民族文化 | 第43-46页 |
·民族走廊 | 第46-47页 |
4 岷江上游不同海拔下各民族村寨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特点 | 第47-53页 |
·各民族村寨环境概况 | 第47-50页 |
·羌族村寨概况 | 第47-49页 |
·回族村寨概况 | 第49页 |
·藏族村寨概况 | 第49-50页 |
·各民族村寨的生产生活方式 | 第50-52页 |
·茂县羌族坪头村 | 第50页 |
·茂县羌族静州村 | 第50-51页 |
·茂县羌族龙洞沟村 | 第51页 |
·理县桃坪羌寨 | 第51页 |
·松潘县回族佑所屯村 | 第51-52页 |
·松潘县藏族安备村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5 岷江上游环境特征分析 | 第53-67页 |
·岷江上游地形分析 | 第53-56页 |
·岷江上游水系分析 | 第56-58页 |
·岷江上游人口分布状况 | 第58-61页 |
·岷江上游气候带 | 第61-62页 |
·岷江上游景观特征分析 | 第62-67页 |
·景观斑块特征 | 第62-64页 |
·景观特征 | 第64-65页 |
·景观空间分布 | 第65-67页 |
6 民族分布与环境特征的关系 | 第67-82页 |
·岷江上游流域民族分布特征 | 第67页 |
·岷江上游环境特征分析 | 第67-73页 |
·岷江上游斑块划分 | 第67页 |
·岷江上游斑块GIS聚类 | 第67-71页 |
·岷江上游斑块景观生态学分析 | 第71-72页 |
·岷江上游影响民族分布的环境特征总结 | 第72-73页 |
·斑块的封闭等级分析 | 第73-76页 |
·斑块的封闭等级计算 | 第73-74页 |
·岷江上游封闭度分析 | 第74-76页 |
·三个典型民族分布区域的比较 | 第76-80页 |
·民族文化多元程度与环境特征的关系 | 第80-82页 |
·河流流向、气候带与民族文化多元程度的关系 | 第80页 |
·海拔、坡度民族文化多元程度的关系 | 第80-81页 |
·坡向与民族文化多元程度的关系 | 第81-82页 |
7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