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感应电机论文

遗传算法在感应电动机稳态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6页
符号表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感应电动机传统的参数测试方法第9-12页
  1.1.1 传统参数测试试验的简化T形等效电路第9-10页
  1.1.2 传统参数测试试验的步骤第10-11页
  1.1.3 传统参数测试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第11-12页
 1.2 感应电动机的参数识别方法第12-17页
  1.2.1 动态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第12-14页
   1.2.1.1 电机运行前的参数自检测第12-13页
   1.2.1.2 电机运行时的参数自校正第13-14页
  1.2.2 稳态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第14-17页
   1.2.2.1 直接修正参数法第14-15页
   1.2.2.2 递推最小二乘法第15-17页
 1.3 应用遗传算法解决稳态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识别问题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8-21页
第二章 模型与仿真第21-28页
 2.1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稳态等效电路模型第21-22页
 2.2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特性曲线函数第22-25页
 2.3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特性曲线的仿真第25-28页
  2.3.1 面向对象的仿真程序的设计第25-26页
  2.3.2 仿真结果第26-28页
第三章 遗传算法第28-36页
 3.1 遗传算法简介第28-29页
  3.1.1 遗传算法和自然进化第28页
  3.1.2 遗传算法的特点第28-29页
 3.2 遗传算法的具体实现第29-36页
第四章 参数识别第36-56页
 4.1 特性曲线的参数自由度第36-40页
  4.1.1 定子电流、功率因数及电磁转矩特性曲线的参数自由度第36-38页
  4.1.2 特性曲线组合的参数自由度第38-40页
 4.2 简单遗传算法参数识别第40-42页
 4.3 遗传算法的改进措施第42-51页
  4.3.1 早熟现象产生的原因第42-43页
  4.3.2 抑制早熟现象出现的措施第43-46页
  4.3.3 增强算法局部搜索能力的措施第46-49页
  4.3.4 采用综合措施改进遗传算法第49-51页
 4.4 改进遗传算法参数识别第51-52页
 4.5 影响参数识别误差的因素第52-56页
  4.5.1 测量噪声对参数识别误差的影响第52-54页
  4.5.2 转差范围对参数识别误差的影响第54-56页
第五章 试验与比较第56-61页
 5.1 根据负载特性识别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参数第56-59页
 5.2 根据堵转特性识别感应电动机二次绕组参数的变化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SVPWM系统研究
下一篇:电火花抛光CVD金刚石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