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人物传记论文--人物总传:按时代分论文--氏族谱系论文

中古河东裴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河东裴氏的兴衰考述第17-80页
 第一节 河东裴氏的肇兴和兴起第17-23页
  一 河东裴氏的肇兴——春秋时期第17-20页
  二 河东裴氏的兴起——两汉时期第20-23页
 第二节 河东裴氏的发展兴盛第23-77页
  一 裴氏三祖及其在汉末、三国的继续发展第23-27页
  二 裴贾王,乱纲纪;贾裴王,济天下第27-30页
  三 河东裴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迁播及发展第30-37页
  四 河东裴氏在南北朝的不同发展第37-52页
  五 河东裴氏在隋代的兴盛第52-56页
  六 河东裴氏在唐代的鼎盛第56-72页
  七 河东裴氏在唐朝后期的继续发展第72-77页
 第三节 河东裴氏的衰落第77-80页
第二章 河东裴氏世系考辩第80-113页
 第一节 西眷裴、洗马裴世系第80-88页
 第二节 中眷裴、南来吴裴世系第88-102页
 第三节 东眷裴世系考辩第102-113页
第三章 河东裴氏的迁播考论第113-124页
 第一节 河东裴氏在汉代以前的迁播第113-114页
 第二节 河东裴氏在西晋末年的四散迁播第114-119页
  一 河东裴氏的南迁支系考述第114-117页
  二 河东裴氏西迁支系考述第117页
  三 河东裴氏东迁支系考述第117-119页
 第三节 东晋、南北朝之际中眷裴、南来吴裴的迁播考述第119-121页
 第四节 河东裴氏在隋末、唐代的迁播考论第121-124页
第四章 河东裴氏家世门风考论第124-145页
 第一节 河东裴氏的家风考论第124-133页
  一 儒学传家第124-127页
  二 孝友门风第127-129页
  三 重视教育第129-131页
  四 家世简素第131-133页
 第二节 河东裴氏的玄学风尚第133-136页
 第三节 河东裴氏的武学、兵学传统第136-140页
 第四节 河东裴氏的史学传统第140-142页
 第五节 河东裴氏的文学传统及风尚第142-143页
 第六节 河东裴氏的艺术修为第143-145页
  一 音乐第143-144页
  二 书法第144页
  三 杂艺第144-145页
第五章 河东裴氏的文学研究第145-164页
 第一节 裴启及其《语林》第145-148页
  一 裴启的生平及《语林》的流传情况第145-146页
  二 《语林》的内容第146-147页
  三 《语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147-148页
 第二节 裴迪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第148-152页
  一 裴迪生平及交游第148-150页
  二 裴迪诗歌创作第150-152页
 第三节 裴夷直生平及其创作第152-154页
  一 裴夷直的生平及交游第152-153页
  二 裴夷直的诗歌创作第153-154页
 第四节 裴度及其文学创作第154-161页
  一 裴度生平及与当时诗坛交游第154-157页
  二 裴度的文学主张和创作第157-161页
 第五节 裴铏与《传奇》第161-164页
第六章 河东裴氏的史学研究第164-185页
 第一节 裴松之与《三国志注》第164-171页
  一 《三国志注》的体例第164-169页
  二 《三国志注》的文献学贡献第169-170页
  三 裴松之的史学撰述观第170-171页
 第二节 裴骃与《史记集解》第171-185页
  一 《史记集解》的体例第172-177页
  二 《史记集解》的内容第177-185页
第七章 河东裴氏家学的特色及其原因探析第185-206页
 第一节 河东裴氏文学特色及其与家学的关系第185-190页
 第二节 河东裴氏的史学特色及其与家学的关系探析——以裴松之为中心第190-204页
  一 裴松之的史学著述和评论思想与家学的关系第190-197页
  二 裴松之的仁政思想与其家学关系第197-199页
  三 裴松之的忠义观与其家学的关系第199-201页
  四 裴松之对历史发展契机的认识与其家学的关系第201-204页
 第三节 河东裴氏玄学的特色及其与家学的关系——以裴頠为中心第204-206页
结语第206-207页
附录:河东裴氏著述考略第207-222页
 一 经部文献考略第207-208页
 二 史部文献考略第208-215页
 三 子部文献考略第215-219页
 四 集部文献考略第219-222页
参考文献第222-226页
致谢第226-2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第227-22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28页

论文共2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孟学探赜
下一篇: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