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路网关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现有园区网多出口网关技术 | 第13-20页 |
·代理服务器技术 | 第13-14页 |
·多出口接入技术 | 第14-17页 |
·引入多出口的优点 | 第15-16页 |
·多出口方式存在出口选择问题 | 第16-17页 |
·策略路由技术 | 第17-18页 |
·路由选择加NAT技术 | 第18-20页 |
第3章 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 第20-32页 |
·集群的概念和分类 | 第20-21页 |
·负载均衡的定义 | 第21-22页 |
·负载均衡的分类 | 第22-24页 |
·负载均衡算法的概述 | 第24-25页 |
·多链路负载均衡的分配策略 | 第25-26页 |
·几种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 | 第26-30页 |
·几种负载均衡算法的比较 | 第30-32页 |
第4章 Linux网络体系结构及路由系统的分析 | 第32-41页 |
·Linux网络体系结构的分析 | 第32-33页 |
·Linux路由系统的分析 | 第33-41页 |
·Linux路由缓存 | 第34-35页 |
·Linux路由表 | 第35-41页 |
第5章 基于出口剩余能力的负载均衡算法的设计 | 第41-47页 |
·方法的提出 | 第41-42页 |
·算法的提出 | 第42-43页 |
·模拟实验及算法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第6章 路由缓存的优化 | 第47-54页 |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47-51页 |
·路由缓存的优化设计 | 第51-5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论文总结 | 第54页 |
·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