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车辆设备论文

列车软卧包厢诱导通风气流组织的仿真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引言第10页
   ·诱导通风空调系统第10-14页
     ·诱导通风的原理第10-12页
     ·诱导通风系统的发展第12-13页
     ·诱导通风在软卧包厢内的优势第13-14页
   ·列车空调的特点和研究现状第14-17页
     ·铁路空调概述第14-16页
     ·目前铁路软卧列车空调所受到的挑战第16-17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数学模型第18-3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本文研究方法第18页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第18-19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9-26页
     ·控制方程第19-23页
     ·定解条件第23-26页
   ·区域的离散第26-30页
   ·软件介绍第30-32页
   ·验证第32-38页
     ·实验验证的原始数据及空调设计工况第32-33页
     ·数值计算第33-34页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第34-38页
3 包厢内流场计算第38-48页
   ·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研究区域的确定第38页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8-39页
   ·模型的简化和网格划分第39-42页
   ·诱导通风系统的当量处理第42-43页
   ·参数的确定第43-48页
     ·热流密度的确定第43-46页
     ·车内热源第46-48页
4 诱导通风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8-74页
   ·测点温度速度分析第48-54页
     ·铁标布点及工况参数第48-50页
     ·包间内微风速第50-51页
     ·不均匀系数第51-54页
   ·温度场、速度场分析第54-70页
     ·一种工况下的温度场、速度场分析第54-66页
     ·多种工况下的温度场、速度场分析第66-70页
   ·改进的诱导通风方式第70-72页
   ·小结第72-74页
5 诱导送风和顶置送风流场对比分析第74-82页
   ·顶置送风方式的建模第74页
   ·场的对比分析第74-79页
     ·温度场比较第75-77页
     ·速度场比较第77-79页
   ·测点温度速度比较第79-80页
   ·不均匀系数比较第80-81页
   ·小结第81-82页
6 结论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作者简历第87-8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及其对肾组织单核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3G计费支撑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