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电站左岸导流洞进水口边坡稳定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边坡工程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2页 |
·层状岩质边坡的基本概念 | 第12-17页 |
·结构分类及特征 | 第12-15页 |
·滑坡的类型及其特点 | 第15-17页 |
·层状岩质边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龙滩电站左岸进水口边坡地质概况 | 第20-36页 |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1-26页 |
·左岸倾倒蠕变岩体 | 第21-22页 |
·进水口布置区 | 第22-23页 |
·导流洞进水口布置区 | 第23-24页 |
·导流洞隧洞段 | 第24-26页 |
·地震情况 | 第26页 |
·地形地貌 | 第26-27页 |
·地层岩性 | 第27页 |
·地质构造 | 第27-34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4-36页 |
3 岩质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 | 第36-43页 |
·影响岩体稳定的因素 | 第36-37页 |
·自然因素 | 第36页 |
·工程因素 | 第36-37页 |
·岩体稳定破坏的条件 | 第37页 |
·影响岩质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 第37-43页 |
·岩体结构 | 第37-38页 |
·岩体应力 | 第38-39页 |
·地下水 | 第39-40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40-41页 |
·爆破荷载 | 第41-42页 |
·开挖坡型与断面 | 第42-43页 |
4 导流洞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3-61页 |
·FLAC 程序简介 | 第43-44页 |
·计算模型 | 第44-61页 |
·几何模型 | 第44-47页 |
·边界条件 | 第47-49页 |
·荷载量级 | 第49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9页 |
·计算成果及稳定性分析 | 第49-61页 |
5 龙滩电站进水口边处理对策 | 第61-76页 |
·设计方案 | 第61-64页 |
·边坡设计 | 第61页 |
·边坡支护设计 | 第61-63页 |
·排水设计 | 第63-64页 |
·施工方案 | 第64-76页 |
·边坡开挖 | 第64-65页 |
·边坡支护 | 第65-69页 |
·导流洞进水口段施工 | 第69-70页 |
·地下水处理 | 第70-71页 |
·爆破振动控制 | 第71-73页 |
·施工期安全监测 | 第73-76页 |
6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