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不可抗力制度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1页
一、不可抗力制度概述第11-15页
 (一) 不可抗力免责制度的理论基础——公平原则第11-12页
 (二) 设立不可抗力制度的意义第12-13页
 (三) 不可抗力制度的历史源头第13-15页
二、不可抗力制度的比较法考察第15-29页
 (一) 德国的给付不能制度与交易基础理论第15-20页
  1.德国的给付不能制度第15-17页
  2.德国的交易基础制度第17-18页
  3.给付不能制度与交易基础制度之区别第18-19页
  4.小结第19-20页
 (二) 英美法中的合同受挫第20-24页
  1.合同受挫的类型第20-23页
  2.合同受挫的法律后果第23页
  3.小结第23-24页
 (三) 国际统一商事法关于不可抗力制度的规定第24-29页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CISG)第24-25页
  2.《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简称PICC)第25-29页
三、我国现行法中的"不可抗力"第29-35页
 (一) 不可抗力的构成第29-30页
 (二) 不可抗力的范围第30-32页
  1.自然灾害第30页
  2.社会突发事件第30-31页
  3.政府行为第31-32页
 (三) 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第32-35页
  1.概述第33-34页
  2.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第34-35页
四、不可抗力条款第35-38页
 (一) 不可抗力条款的性质和作用第35-36页
 (二) 不可抗力条款的设立方式第36-37页
 (三) 不可抗力条款与免责条款的区别第37-38页
五、我国现行不可抗力免责制度第38-43页
 (一) 现行法律规定第38页
 (二) 不可抗力制度下的法律后果第38-40页
  1.完全免责或部分免责第38-39页
  2.变更或解除合同第39-40页
  3.债务人的证明和通知义务第40页
 (三) 不可抗力制度与情事变更制度第40-43页
  1.情事变更制度概说第40-42页
  2.不可抗力制度与情事变更制度之区别第42-43页
六、完善我国不可抗力制度的若干建议第43-48页
 (一) 不可抗力制度的定义第43页
 (二) 不可抗力制度的适用条件第43-44页
 (三) 债务人对待给付请求权的消灭第44页
 (四) 免责的例外第44-45页
 (五) 《合同法》第118条后附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第45-46页
 (六) 以立法确认情事变更制度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亲子沟通态度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瘦素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树突细胞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