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纳米材料简述 | 第12-19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 | 第14页 |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4-19页 |
·纳米金属材料 | 第15页 |
·纳米复合材料 | 第15-19页 |
·金属基纳米复合涂层 | 第16-17页 |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7-18页 |
·介孔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页 |
·增韧纳米复合陶瓷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晶材料概述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电化学沉积方法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19-23页 |
·Faraday定律 | 第19页 |
·电极反应原理 | 第19-21页 |
·络合反应原理 | 第21-23页 |
·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直流电沉积纳米晶材料 | 第23页 |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材料 | 第23-24页 |
·复合共沉积纳米晶材料 | 第24页 |
·喷射电沉积纳米晶材料 | 第24页 |
·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优点 | 第24-25页 |
·电沉积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 第25-27页 |
·材料表面强化与改性 | 第25页 |
·制备纳米多(迭)层膜 | 第25页 |
·制备电催化与储氢材料 | 第25-26页 |
·制备磁记录材料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7-32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28页 |
·晶粒尺寸计算原理 | 第27页 |
·仪器参数 | 第27-28页 |
·分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 第28-30页 |
·分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 第28页 |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的方法 | 第28-29页 |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中TiO_2共析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30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30页 |
·显微硬度试验 | 第30-31页 |
·摩擦磨损试验 | 第31-32页 |
第四章 TiO_2纳米微粒的制备 | 第32-37页 |
·引言 | 第32页 |
·样品制备 | 第32-35页 |
·实验参数 | 第32-33页 |
·反应原理 | 第33-34页 |
·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微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5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纳米晶Zn涂层的制备、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页 |
·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原理 | 第37-41页 |
·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金属电沉积的过程 | 第40-41页 |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纳米晶Zn涂层微结构分析 | 第42-45页 |
·纳米晶Zn涂层的微结构 | 第42页 |
·峰值电流密度对Zn涂层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42-44页 |
·电沉积温度对Zn涂层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44页 |
·电沉积时间对Zn涂层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44-45页 |
·纳米晶Zn涂层的力学性能 | 第45-46页 |
·纳米晶Zn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49-60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复合电沉积原理 | 第50-52页 |
·复合电沉积机理 | 第50-51页 |
·复合电沉积的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 第52页 |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的微结构 | 第52-55页 |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的微结构 | 第52-53页 |
·峰值电流密度对颗粒复合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TiO_2/Zn纳米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