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3G、移动电子商务与web2.0发展现状分析 | 第17-34页 |
·3G与3G现状 | 第17-24页 |
·3G的提出与优势 | 第17-18页 |
·3G的标准 | 第18-20页 |
·目前日韩欧美等地3G运营情况 | 第20-21页 |
·我国3G现状与困境 | 第21-24页 |
·移动电子商务 | 第24-30页 |
·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综述 | 第27-30页 |
·Web2.0 | 第30-33页 |
·Web2.0下的电子商务模式综述 | 第31-32页 |
·Web2.0与3G的相似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基于3G的移动电子商务运用环境分析 | 第34-55页 |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 | 第34-37页 |
·移动通信技术 | 第34页 |
·无线应用协议WAP | 第34-35页 |
·通用分组业务GPRS | 第35页 |
·移动IP技术 | 第35-36页 |
·蓝牙技术Bluetooth | 第36页 |
·RFID技术与NFC技术 | 第36-37页 |
·移动定位技术 | 第37页 |
·安全环境分析 | 第37-44页 |
·3G下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 第38-41页 |
·3G下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策略 | 第41-44页 |
·支付环境分析 | 第44-50页 |
·移动支付关系 | 第44-46页 |
·手机支付(以运营商为主的支付模式) | 第46-48页 |
·网上银行支付 | 第48-49页 |
·第三方支付 | 第49-50页 |
·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 | 第50页 |
·移动电子商务客户价值 | 第50-54页 |
·移动电子商务客户价值概念 | 第50-51页 |
·移动电子商务客户价值构成 | 第51-52页 |
·移动电子商务客户分类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基于3G的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 | 第55-69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55页 |
·基于3G的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 | 第55-59页 |
·移动终端制造商 | 第58页 |
·移动运营商 | 第58-59页 |
·内容/服务提供商 | 第59页 |
·用户 | 第59页 |
·3G下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 第59-64页 |
·传统服务 | 第60-61页 |
·多媒体短信服务(MMS)和移动定制、移动下载 | 第61页 |
·移动搜索 | 第61页 |
·移动定位 | 第61-62页 |
·即时通信 | 第62页 |
·视频电话 | 第62页 |
·移动广告和移动营销 | 第62-63页 |
·手机钱包和手机银行 | 第63页 |
·手机微博与SNS | 第63-64页 |
·流媒体和手机电视 | 第64页 |
·3G下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 第64-68页 |
·移动终端制造商盈利模式 | 第65-66页 |
·移动运营商盈利模式 | 第66-67页 |
·内容/服务提供商盈利模式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以中国移动为例的实证分析 | 第69-84页 |
·中国移动PEST分析 | 第69-71页 |
·政治环境 | 第69-70页 |
·经济环境 | 第70页 |
·社会环境 | 第70-71页 |
·技术环境 | 第71页 |
·中国移动竞争环境的结构化分析 | 第71-72页 |
·中国移动SWOT分析 | 第72-74页 |
·竞争优势(Strengths) | 第72-73页 |
·竞争劣势(Weaknesses) | 第73页 |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第73-74页 |
·威胁分析(Threats) | 第74页 |
·对中国移动的实证研究 | 第74-84页 |
·信度分析 | 第74-75页 |
·套餐资费 | 第75-78页 |
·增值服务 | 第78-82页 |
·手机定制 | 第82页 |
·用户感知 | 第82-84页 |
第六章.结论 | 第84-88页 |
·中国移动盈利模式 | 第84-8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7-88页 |
·研究不足 | 第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问卷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