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及基于Agent的SWARM仿真--从数学模型到计算机模型
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第15-32页 |
·引言 | 第15页 |
·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一类"非常规"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 | 第16-32页 |
·非线性平面梁柱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常规"问题 | 第16-18页 |
·"非常规"问题及其共同特性 | 第18-19页 |
·通用"非常规"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迭加解法 | 第19-20页 |
·五类具体迭加解法及主要信息的输入 | 第20-21页 |
·三类具体数学模型 | 第21-25页 |
·仿真方案——以AK型微动开关为例 | 第25-30页 |
·实验验证及讨论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计算机模型 | 第32-43页 |
·引言 | 第32页 |
·计算机建模的逻辑 | 第32-33页 |
·《隐秩序》所论述的计算机模型 | 第33-38页 |
·遗传算法 | 第33-35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过程 | 第34-35页 |
·回声模型 | 第35-38页 |
·回声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 第35-38页 |
·《涌现》中的计算机模型 | 第38-41页 |
·受限生成模型 | 第38-39页 |
·机制的定义 | 第39-40页 |
·塞缪尔的跳棋模型 | 第40页 |
·中枢神经系统模型 | 第40-41页 |
·可变易的生成过程 | 第41页 |
·计算机模型的主要特征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 | 第43-63页 |
·引言:商业银行的严格定义 | 第43页 |
·商业银行金融中介 | 第43-46页 |
·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 第43-44页 |
·流动性保障中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相关性模型 | 第44-46页 |
·相关模型 | 第44-46页 |
·最优配置 | 第46页 |
·金融中介结论 | 第46页 |
·非对称信息博弈 | 第46-48页 |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现象 | 第48-49页 |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 | 第49-62页 |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 | 第49-57页 |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模型 | 第57-62页 |
·政策建议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 | 第63-75页 |
·复杂性研究 | 第63-64页 |
·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复杂性研究 | 第63页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 | 第63-64页 |
·复杂适应系统 | 第64-67页 |
·复杂适应系统的核心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 第64页 |
·复杂适应系统基本特性和机制 | 第64-66页 |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主要特点 | 第66-67页 |
·主体的适应和学习 | 第67页 |
·复杂经济系统 | 第67-69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 | 第69-71页 |
·复杂金融系统 | 第69-70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 | 第70-71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 第70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内随机原理 | 第70-71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动态非均衡原理 | 第71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 第71页 |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 | 第71-74页 |
·建模思想与方法 | 第71-73页 |
·基于Agent的计算机模型与数学模型的比较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复杂适应系统的软件平台——SWARM | 第75-81页 |
·人工生命和模拟仿真 | 第75页 |
·人工生命和人工智能 | 第75页 |
·模拟仿真 | 第75页 |
·SWARM系统 | 第75-79页 |
·SWARM的缘起与发展 | 第75-76页 |
·SWARM的研究核心 | 第76页 |
·SWARM的结构 | 第76-78页 |
·SWARM平台的类库 | 第78-79页 |
·SWARM建模思想 | 第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七章 基于Agent的银行信贷系统的模拟仿真 | 第81-95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模型描述 | 第81-82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微观经济主体的含义与特征 | 第82-84页 |
·微观经济主体的含义 | 第82页 |
·微观经济主体的特性 | 第82页 |
·微观经济主体的逻辑结构与运作 | 第82-83页 |
·微观经济主体基本逻辑结构的运作过程 | 第83-84页 |
·微观经济主体的运作过程描述 | 第83页 |
·微观经济主体基本物理结构与运作 | 第83-84页 |
·微观经济主体规则的形成 | 第84-85页 |
·微观经济主体新规则的产生方法 | 第84-85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内涵 | 第85-88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含义及形式化描述 | 第85-86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内部关系与分类 | 第86-88页 |
·复杂银行信贷系统的仿真模拟 | 第88-93页 |
·模型参数与消息路径 | 第88-89页 |
·模型实现 | 第89页 |
·初始模型仿真结构及分析 | 第89-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全文总结 | 第95-9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