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数字化设计 | 第13-16页 |
·数字化设计的概念 | 第13页 |
·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 第13-14页 |
·数字化设计的特点 | 第14-15页 |
·数字化设计的使能技术 | 第15-16页 |
·数字化设计流程 | 第16页 |
·国内外磨矿技术现状 | 第16-18页 |
·润磨机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24-25页 |
·选题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润磨机工作理论 | 第26-34页 |
·润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润磨机的结构 | 第26-28页 |
·润磨机的工作原理 | 第28页 |
·润磨机的工作状态 | 第28页 |
·介质的运动轨迹分析 | 第28-34页 |
·球的脱离点轨迹 | 第29-30页 |
·球的落点轨迹 | 第30-31页 |
·最内层球的最小半径 | 第31-32页 |
·球的循环次数 | 第32-34页 |
3 润磨机工作参数的分析计算 | 第34-46页 |
·润磨机的临界转速和工作转速 | 第34-37页 |
·破碎介质的装载量 | 第37-40页 |
·润磨机的功率 | 第40-46页 |
·润磨机有用功率的理论计算 | 第40-43页 |
·润磨机功率的类比法计算 | 第43-44页 |
·有用功率和充填率、转速率的关系 | 第44-46页 |
4 润磨机筒体受力分析 | 第46-53页 |
·抛落状态下工作时筒体的受力分析 | 第46-47页 |
·抛落状态下工作时作用在筒体上的力的计算 | 第47-50页 |
·各部分球载重力和离心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球载冲击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润磨机筒体上载荷值的计算 | 第50-53页 |
5 润磨机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运动仿真 | 第53-65页 |
·Pro/ENGINEER 三维建模软件简介 | 第53-54页 |
·润磨机零件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零件的数字化建模技术 | 第54页 |
·零件数字化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54-55页 |
·Pro/ENGINEER 中润磨机零件建模 | 第55-56页 |
·润磨机数字化模型装配 | 第56-62页 |
·装配技术概述 | 第56-57页 |
·Pro/ENGINEER 中润磨机模型的装配 | 第57-62页 |
·润磨机的运动仿真 | 第62-65页 |
·Pro/ENGINEER 的机构(Mechanism)模块介绍 | 第62-64页 |
·Pro/ENGINEER 中运动仿真的操作步骤 | 第64-65页 |
6 润磨机筒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65-74页 |
·有限元分析概述及ANSYS 软件简介 | 第65-68页 |
·ANSYS 主要技术特点 | 第66页 |
·ANSYS 的结构分析功能 | 第66-67页 |
·ANSYS 的结构分析过程 | 第67-68页 |
·润磨机筒体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案 | 第68-69页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68页 |
·网格划分 | 第68-69页 |
·润磨机有限元模型的加载 | 第69-71页 |
·润磨机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导师简介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