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4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8-9页 |
·大豆疫霉根腐病 | 第9-16页 |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9页 |
·病害症状 | 第9-10页 |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 | 第10-11页 |
·大豆疫霉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大豆疫霉菌生活史、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 | 第12-14页 |
·生理小种分化 | 第14-15页 |
·抗病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Β-1,3-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β-1,3-葡聚糖酶的分类 | 第16-17页 |
·β-1,3-葡聚糖酶的分布 | 第17页 |
·β-1,3-葡聚糖酶的结构特点 | 第17页 |
·β-1,3-葡聚糖酶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β-1,3-葡聚糖酶在体外的抑菌作用 | 第18-19页 |
·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及其活性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19-21页 |
·β-1,3-葡聚糖酶与抗病基因工程 | 第21-22页 |
·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2-23页 |
·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的协同性 | 第23-24页 |
第二章 Β-1,3-葡聚糖酶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4-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供试大豆 | 第24页 |
·供试菌种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播种大豆 | 第25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25页 |
·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5页 |
·大豆真叶和复叶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疫霉根腐病的关系 | 第25-26页 |
·离体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疫霉根腐病的关系 | 第26页 |
·大豆疫霉菌接种大豆真叶对复叶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β-1,3-葡聚糖酶的提取 | 第26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6-27页 |
·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测定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27页 |
·大豆真叶和复叶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7-28页 |
·离体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8-29页 |
·接种大豆真叶与未接种复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9-3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Β-1,3-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 第32-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供试大豆 | 第32页 |
·供试菌种、接种方法、取样、粗酶液的提取 | 第32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2页 |
·反应时间对β-1,3-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测定 | 第33页 |
·β-1,3-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 第33页 |
·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 值测定 | 第33页 |
·β-1,3-葡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 | 第33页 |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33页 |
·β-1,3-葡聚糖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反应时间对β-1,3-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 第34页 |
·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第34-35页 |
·β-1,3-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 第35页 |
·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 第35-36页 |
·β-1,3-葡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 | 第36页 |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β-1,3-葡聚糖酶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即Michaelis-Menten 动力学分析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Michaelis-Menten 动力学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Β-1,3-葡聚糖酶的抑菌活性 | 第41-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材料 | 第41页 |
·接种方法、取样、粗酶液的提取 | 第41页 |
·β-1,3-葡聚糖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1页 |
·β-1,3-葡聚糖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β-1,3-葡聚糖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1-42页 |
·β-1,3-葡聚糖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