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硫磺矿硫化叶菌Orc1/Cdc6蛋白在DNA复制起始中的调控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略语第14-16页
1 前言第16-60页
   ·古菌概述第16-24页
     ·古菌的多样性及分类第17-18页
     ·古菌的细胞结构、遗传特性及基因组特征第18-21页
     ·古菌的应用价值第21页
     ·极端嗜热古菌和硫化叶菌概述第21-24页
       ·极端嗜热古菌第21-22页
       ·硫化叶菌第22-24页
   ·DNA复制起始第24-49页
     ·DNA复制原点第25-29页
       ·原核DNA复制原点第26页
       ·真核DNA复制原点第26-27页
       ·古菌DNA复制原点第27-28页
       ·DNA复制原点的共同特征第28-29页
     ·原点识别复合物ORC和Cdc6蛋白第29-36页
       ·ORC第29-30页
       ·Cdc6第30-31页
       ·古菌的Orc1/Cdc6第31页
       ·古菌Orc1/Cdc6的结构特征第31-33页
       ·古菌Orc1/Cdc6的生化性质第33-36页
     ·DNA复制性解旋酶—微染色体维持蛋白(MCM)第36-43页
       ·真核生物复制性解旋酶(MCM)第36-37页
       ·古菌MCM同源蛋白第37-38页
       ·古菌MCM同源蛋白的结构特征第38-40页
       ·古菌MCM同源蛋白的生化性质第40-43页
     ·单链DNA结合蛋白第43-45页
     ·其它DNA复制起始蛋白第45-46页
     ·DNA复制的起始及其调控第46-49页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进展第49-52页
     ·DNase Ⅰ足迹试验第49页
     ·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第49页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第49-50页
     ·核酸适体技术第50-51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第51-52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第52页
   ·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第52-56页
     ·蛋白质亲和纯化分析第52-53页
     ·免疫共沉淀第53页
     ·交联技术第53-54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第54-55页
     ·细菌双杂交系统第55-56页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目的及内容第56-60页
     ·选题依据第56-57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57页
     ·本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57-6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0-76页
   ·材料第60-66页
     ·供试菌株第60页
       ·用于基因克隆和蛋白表达的大肠杆菌菌株第60页
       ·硫磺矿硫化叶菌P2菌株第60页
       ·细菌双杂交菌株第60页
     ·供试质粒第60页
     ·酶、试剂和试剂盒第60页
     ·寡核苷酸第60-64页
     ·培养基第64-65页
     ·抗生素第65页
     ·缓冲液与试剂的配制第65-66页
   ·方法第66-76页
     ·S.solfataricus P2的培养第66页
     ·S.solfataricus P2基因组DNA提取第66页
     ·PCR扩增反应第66页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方法第66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6-69页
       ·His-ta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6-67页
       ·SsoCdc6-1和-3 C-末端缺失突变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7页
       ·pET15bSsoCde6-1和pET15bSsoCdc6-3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7-69页
       ·SsoCde6和SsoMCM天然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9页
     ·蛋白的表达、纯化及蛋白浓度测定第69-71页
       ·蛋白的诱导表达第69页
       ·天然蛋白的热处理及His-tag融合蛋白的亲和纯化第69-70页
       ·蛋白质透析第70页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70-71页
     ·寡核苷酸底物的同位素标记第71页
     ·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第71页
     ·Pull-down assay第71-72页
     ·His-tag融合蛋白抗血清的制备第72-73页
     ·His-tag融合蛋白特异性抗体的亲和纯化第73页
     ·Western-blotting检测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第73-74页
     ·细菌双杂交载体的构建及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第74-75页
       ·细菌双杂交载体的构建第74页
       ·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第74-75页
     ·Native-PAGE第75-7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6-117页
   ·SsoCdc6与复制原点特异性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第76-90页
     ·SsoCde6-1、-2和-3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构预测和SsoCdc6-1KA、Cdc6-1△C、SsoCdc6-3KA、Cdc6-3△C突变体的设计第76-77页
     ·His-tag SsoCdc6-1和-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7页
     ·SsoCdc6-1和-3 C-末端缺失突变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7-78页
     ·SsoCdc6-1和-3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8-79页
     ·His-tag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第79-80页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80页
     ·定点突变蛋白的包涵体表达及其二级结构的预测第80-81页
     ·原点特异性DNA底物的设计第81-84页
     ·SsoCdc6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原点特异性DNA底物第84-88页
       ·SsoCdc6和SsoCdc6△C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DNA底物S1第84-85页
       ·SsoCdc6和SsoCdc6△C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DNA底物S2第85-87页
       ·SsoCdc6和SsoCdc6△C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DNA底物S3第87-88页
     ·小结第88-90页
   ·SsoCdc6之间的功能和物理相互作用研究第90-103页
     ·表达SsoCdc6-1、-2、-3天然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0-91页
     ·三个SsoCdc6及C-末端缺失突变体编码基因在双杂交载体的克隆第91-92页
     ·SsoCdc6天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第92-93页
     ·SsoCdc6之间的功能相互作用第93-98页
       ·SsoCdc6-1和SsoCdc6-2在DNA底物S2上的功能相互作用第93-94页
       ·SsoCdc6-3和SsoCdc6-2在DNA底物S3上的功能相互作用第94-96页
       ·SsoCdc6-1和SsoCdc6-3在DNA底物S3上的功能相互作用第96-97页
       ·SsoCdc6-1和SsoCdc6-2在DNA底物S3上的功能相互作用第97-98页
     ·SsoCdc6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第98-102页
       ·细菌双杂交筛选SsoCdc6及缺失突变体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第98-100页
       ·Protein pull-down/western blot分析SsoCdc6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第100-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SsoCdc6与SsoMCM之间的功能和物理相互作用研究第103-111页
     ·表达天然蛋白SsoMCM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03页
     ·天然蛋白SsoMCM与His-tag SsoMCM的表达和亲和纯化第103-104页
     ·SsoMCM和oriC2序列特异性DNA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04-105页
     ·SsoMCM和SsoCdc6的功能相互作用第105-108页
     ·SsoMCM和SsoCdc6的物理相互作用第108-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SsoCdc6与S.solfataricus DNA聚合酶(polB1)和单链结合蛋白(SSB)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第111-117页
     ·His-tag SsopolB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1-112页
     ·ssopolb1在细菌双杂交载体的克隆第112页
     ·His-tag SsoSSB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2-113页
     ·ssossb在细菌双杂交载体pBT和pTRG的克隆第113页
     ·SsopolB1和SsoSSB His-tag融合蛋白的表达和亲和纯化第113-114页
     ·细菌双杂交筛选SsoCdc6和SsopolB1的物理相互作用第114-115页
     ·细菌双杂交筛选SsoCdc6和SsoSSB的物理相互作用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7页
4 讨论第117-122页
   ·SsoCdc6 N-端存在特异序列在结合原点DNA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117-118页
   ·三个SsoCdc6如何调控DNA复制的起始?第118-119页
   ·SsoCdc6之间相互作用不稳定?第119-120页
   ·SsoCdc6-2是SsoMCM的加载者?第120页
   ·SsoCdc6-1、-2和-3在DNA复制起始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第120-121页
   ·SsoCdc6-3在DNA复制起始后期和延伸阶段也发挥一定的作用?第121-122页
5 本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与下一步工作设想第122-124页
   ·本研究的创新性成果第122-123页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因Bnms1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下一篇: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心肌Ca2+-Mg2+-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