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贸易融资创新的界定 | 第13-15页 |
·创新概念的提出 | 第13页 |
·金融创新的概念 | 第13-15页 |
·贸易融资创新的内涵 | 第15页 |
·贸易融资创新研究述评 | 第15-26页 |
·贸易融资创新动因的研究 | 第16-22页 |
·贸易融资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2-23页 |
·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研究 | 第23-26页 |
·论文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第26-29页 |
·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26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26-2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7-29页 |
2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 | 第29-52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的需求动因 | 第29-34页 |
·来自进出口商的需求 | 第29-31页 |
·来自商业银行的需求 | 第31-33页 |
·来自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 | 第33-34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货币政策 | 第34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 | 第34-35页 |
·银行支付与结算效率 | 第35-36页 |
·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 第36页 |
·基于创新推出时间的贸易融资创新一般均衡模型 | 第36-46页 |
·贸易融资创新的成本与风险 | 第37-40页 |
·贸易融资创新的收益 | 第40-41页 |
·贸易融资创新一般均衡模型的推导过程 | 第41-46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46-52页 |
·市场创新 | 第46-48页 |
·制度创新:组织结构与流程创新 | 第48-49页 |
·业务创新 | 第49-52页 |
3 基于供应链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市场创新 | 第52-82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竞争状况与市场约束 | 第52-63页 |
·中国贸易融资业务的总体状况 | 第52-55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市场结构 | 第55-59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市场约束 | 第59-63页 |
·供应链理论与贸易融资的市场创新 | 第63-69页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63-65页 |
·供应链管理理论对贸易融资的整合 | 第65-67页 |
·供应链融资的创新优势 | 第67-69页 |
·贸易融资供应链的结构设计 | 第69-75页 |
·传统供应链及融资供应链的结构特征 | 第70-71页 |
·贸易融资供应链的设计思想 | 第71-73页 |
·贸易融资供应链的一般结构 | 第73-75页 |
·融资供应链扩展与贸易融资模式创新 | 第75-82页 |
·核心客户扩展模式 | 第75-77页 |
·中介客户趋中模式 | 第77-79页 |
·核心企业合作扩展模式 | 第79-82页 |
4 基于银行再造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组织结构与流程创新 | 第82-103页 |
·银行再造与贸易融资制度创新 | 第82-87页 |
·银行再造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82-84页 |
·金融制度创新的原因 | 第84-86页 |
·贸易融资制度创新载体:组织结构与流程创新 | 第86-87页 |
·贸易融资的组织结构创新 | 第87-93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组织结构的现状 | 第87-89页 |
·贸易融资的外部组织结构创新 | 第89-91页 |
·贸易融资的内部组织结构创新 | 第91-93页 |
·贸易融资一般流程的梳理 | 第93-97页 |
·三方参与的贸易融资流程 | 第93-94页 |
·四方参与的贸易融资流程 | 第94-96页 |
·五方参与的贸易融资流程 | 第96-97页 |
·贸易融资流程创新的原则及方法 | 第97-103页 |
·贸易融资流程创新的一般原则 | 第97-99页 |
·效能优先与贸易融资流程梳理 | 第99-100页 |
·功能虚化与贸易融资流程精简 | 第100-101页 |
·资源集成与贸易融资流程整合 | 第101-103页 |
5 基于分拆组合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创新 | 第103-127页 |
·分拆、组合与贸易融资创新空间 | 第103-110页 |
·基于分拆与组合的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理论基础 | 第103-105页 |
·德赛和洛的金融创新模型 | 第105-106页 |
·金融创新模型扩展与贸易融资创新空间 | 第106-110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属性界定 | 第110-122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分类 | 第110-113页 |
·贸易融资产品的基本属性 | 第113-120页 |
·非融资类金融产品的类别与特征 | 第120-122页 |
·贸易融资业务创新设计 | 第122-127页 |
·贸易融资类业务之间的分拆组合 | 第122-124页 |
·融资业务与外汇资金产品的分拆组合 | 第124-125页 |
·融资业务与保险产品的分拆组合 | 第125-127页 |
6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 第127-150页 |
·贸易融资创新风险的分类与识别 | 第127-132页 |
·贸易融资市场创新的外部风险 | 第127-128页 |
·贸易融资组织结构与流程创新的内部风险 | 第128-130页 |
·产品分拆组合的衍生风险 | 第130-132页 |
·贸易融资创新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32-136页 |
·名单制的建立与客户信用风险评级 | 第132-134页 |
·融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定 | 第134-136页 |
·贸易融资创新风险评价的CCFR模型 | 第136-146页 |
·综合授信风险的相关要素 | 第136-138页 |
·贸易融资综合授信风险管理模型 | 第138-146页 |
·CCFR模型在贸易融资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案例 | 第146-150页 |
·案例背景 | 第146页 |
·创新风险识别 | 第146-147页 |
·CCFR模型的案例应用 | 第147-150页 |
7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150-167页 |
·贸易融资创新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 | 第150-158页 |
·贸易融资创新风险管理体系的特征 | 第150-153页 |
·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容 | 第153-155页 |
·贸易融资创新内控体系的构建 | 第155-158页 |
·贸易融资创新风险的监测系统 | 第158-162页 |
·信息系统监测 | 第159页 |
·规章制度监测 | 第159-160页 |
·人员监测 | 第160-162页 |
·政策部门监测 | 第162页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分担与规避机制 | 第162-167页 |
·市场创新风险的分担与规避机制 | 第162-164页 |
·制度创新风险的分担与规避机制 | 第164-165页 |
·衍生风险的分担与规避机制 | 第165-167页 |
8 结论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75-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