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假释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一) 假释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2页 |
(二) 国外假释制度概况 | 第12-14页 |
(三) 假释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二、我国假释立法现状与评析 | 第17-23页 |
(一) 假释的对象条件及评析 | 第17-18页 |
(二) 假释的时间条件及评析 | 第18-19页 |
(三) 假释的实质条件及评析 | 第19-20页 |
(四) 假释程序及评析 | 第20-21页 |
(五) 假释犯的考察及评析 | 第21-22页 |
(六) 假释的禁止性条件及评析 | 第22-23页 |
三、我国假释制度的运行现状、成因及负面影响 | 第23-29页 |
(一) 我国假释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3-25页 |
(二) 我国假释制度运行现状的原因 | 第25-27页 |
(三) 假释使用率低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27-29页 |
四、我国假释制度完善与重构 | 第29-36页 |
(一) 更新行刑旧观念 | 第29-30页 |
(二) 树立行刑新观念 | 第30-33页 |
(三) 假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