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9页 |
·现实背景 | 第14-15页 |
·理论背景 | 第15-19页 |
·研究问题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5-40页 |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基本原理 | 第25-32页 |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科学内涵 | 第25-27页 |
·结构—功能分析 | 第27-28页 |
·动力—规律分析 | 第28-32页 |
·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理论的学术清理 | 第32-37页 |
·国外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研究 | 第33-34页 |
·中国历史上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思想 | 第34-35页 |
·中国当前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理论资源 | 第35-36页 |
·现有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理论存在问题分析 | 第36-37页 |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关于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理论 | 第37-39页 |
·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 第37-38页 |
·中国共产党关于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理论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历史考察与现状 | 第40-57页 |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培养的历史回顾 | 第40-47页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干部教育 | 第40-42页 |
·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间的干部教育 | 第42-43页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干部教育 | 第43-47页 |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分析 | 第47-51页 |
·党校模式 | 第47-49页 |
·行政学院模式 | 第49-50页 |
·高校模式 | 第50-51页 |
·社会模式 | 第51页 |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51-56页 |
·培训认识不足 | 第51-52页 |
·培训机构的观念、结构落伍 | 第52-53页 |
·培训的内容不适应需求与发展 | 第53-54页 |
·教学的方式方法落后 | 第54-55页 |
·考核评估保障机制有待于健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公务员培训的概述与分析 | 第57-75页 |
·国内发展形式 | 第57-60页 |
·培训需求的多样化 | 第57-58页 |
·培训对象的高素质化 | 第58页 |
·培训机构的多样化 | 第58-59页 |
·培训教师的兼职化 | 第59页 |
·培训方式组合化 | 第59页 |
·培训管理的规范化 | 第59-60页 |
·国外发展趋势 | 第60-64页 |
·培训机构功能多元化 | 第60-61页 |
·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 第61-62页 |
·培训对象多元化 | 第62页 |
·在职培训与学位教育相结合 | 第62页 |
·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 第62-64页 |
·境外公务员培训的案例分析 | 第64-74页 |
·德国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学院的公务员教育培训 | 第64-65页 |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的公务员教育培训 | 第65-67页 |
·新加坡公务员的模式 | 第67-69页 |
·香港公务员的教育培训 | 第69-74页 |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模型研究 | 第75-100页 |
·素质与能力模型的概念与用途 | 第75-77页 |
·素质与能力模型的概念 | 第75-76页 |
·素质与能力模型的用途 | 第76-77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77-80页 |
·研究框架 | 第77-78页 |
·研究假设 | 第78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78-80页 |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模型构建 | 第80-86页 |
·模型建构应遵循的原则 | 第80页 |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模型构建过程 | 第80-86页 |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模型检验 | 第86-97页 |
·问卷调查 | 第86-87页 |
·统计检验 | 第87-97页 |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模型成果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第100-131页 |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部培训总体运行机制的构想 | 第100-104页 |
·能力本位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 第100-102页 |
·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的干部培训运作模式 | 第102-103页 |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个性化培训机制 | 第103-104页 |
·干部培训需求机制分析 | 第104-110页 |
·干部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 第105页 |
·干部培训需求的内容 | 第105-109页 |
·需求与计划的关系 | 第109页 |
·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职位需求 | 第109-110页 |
·干部培训的课程设计 | 第110-114页 |
·干部培训课程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 第111页 |
·复式模块课程设计提高培训的规范性和针对性 | 第111-114页 |
·干部培训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114-119页 |
·创新竞争机制 | 第114-117页 |
·创新激励机制 | 第117-119页 |
·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 | 第119-130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方法的多样性 | 第120-121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方法的改革创新 | 第121-122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主要教学方法 | 第122-129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方式的创新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七章 基于绩效评估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效益评价 | 第131-152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绩效评估概述 | 第131-135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绩效评估的概念 | 第132-133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133-135页 |
·领导干部培训效益评价概述 | 第135-139页 |
·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 | 第135-136页 |
·领导干部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 第136-138页 |
·培训的绩效—成本效益分析 | 第138-139页 |
·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效益评价体系 | 第139-146页 |
·培训绩效评估 | 第139-145页 |
·培训成本核算 | 第145-146页 |
·绩效-成本效益评价的实证检验 | 第146-151页 |
·评估数据收集 | 第146-150页 |
·评估结果 | 第150页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150-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八章 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发展展望 | 第152-156页 |
·干部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 | 第152页 |
·干部培训的信息化、网络化 | 第152-154页 |
·干部培训的国际化和科技化 | 第154-155页 |
·干部培训的个性化、多样化 | 第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2页 |
附录 | 第162-17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