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的系统动力学定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逻辑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影响客运专线定价的若干因素分析 | 第17-33页 |
·运输成本 | 第17-26页 |
·客运专线运输成本的特性及构成 | 第17-19页 |
·客运专线运输成本的计算 | 第19-25页 |
·2010年京沪客运专线运输成本的计算 | 第25-26页 |
·运输市场需求 | 第26-30页 |
·运输市场需求的特征 | 第27-28页 |
·需求价格弹性 | 第28-29页 |
·居民旅行支付能力测算 | 第29-30页 |
·竞争因素 | 第30-33页 |
·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 第30页 |
·运输方式的交叉弹性 | 第30-31页 |
·京沪客运专线与高速公路、民航的比价分析 | 第31-33页 |
3 客运专线定价导向分析 | 第33-38页 |
·成本导向定价分析 | 第33-35页 |
·平均成本定价 | 第33-34页 |
·边际成本定价与次优定价 | 第34-35页 |
·需求导向定价分析 | 第35-37页 |
·认知价值定价法 | 第35-36页 |
·需求心理定价法 | 第36页 |
·供求均衡定价 | 第36-37页 |
·竞争导向定价分析 | 第37-38页 |
4 成本和需求导向下的客运专线定价模型 | 第38-47页 |
·高峰负荷定价模型 | 第38-41页 |
·京沪客运专线的客流特点 | 第38-39页 |
·客运专线的高峰负荷定价分析 | 第39-40页 |
·定价策略 | 第40-41页 |
·模型的不足 | 第41页 |
·运量预测与运价模型 | 第41-47页 |
·运量模型 | 第41-43页 |
·诱发运量模型 | 第43页 |
·转移运量模型 | 第43-45页 |
·运价模型 | 第45页 |
·模型的说明 | 第45-47页 |
5 系统动力学测算法的客运专线定价模型 | 第47-63页 |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47-49页 |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第47-48页 |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 第48-49页 |
·客运专线运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9-63页 |
·目标运价和设定运价 | 第50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模型中的方程 | 第53-58页 |
·模型的仿真模拟 | 第58-61页 |
·模型尚待改进之处 | 第61-63页 |
6 结论 | 第63-65页 |
·基本结论 | 第63页 |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