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引言 | 第8页 |
| ·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的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 ·本文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2 陕北黄土的区域地质环境、宏观特征及工程特性 | 第19-26页 |
| ·陕北黄土的区域地质环境 | 第19-23页 |
|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 ·地形地貌 | 第19-22页 |
| ·水文条件 | 第22页 |
| ·气候条件 | 第22-23页 |
| ·陕北黄土的宏观特征及工程特性 | 第23-26页 |
| ·陕北黄土的宏观特征 | 第23-25页 |
| ·陕北黄土的工程特性 | 第25-26页 |
| 3 陕北Q_3黄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 第26-53页 |
| ·陕北Q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研究 | 第26-46页 |
| ·试验土样的选取 | 第26-28页 |
| ·试验方案设计及基本物理指标的测定 | 第28-29页 |
| ·直剪试验 | 第29-37页 |
| ·三轴试验 | 第37-46页 |
| ·陕北Q黄土的极限强度、临界含水量的确定 | 第46-49页 |
| ·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变化的机理分析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4 非饱和黄土降雨入渗的数值模拟 | 第53-74页 |
| ·降雨入渗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 ·非饱和土水分运动方程 | 第53-54页 |
| ·边界条件 | 第54-55页 |
| ·非饱和土降雨入渗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55-61页 |
| ·求解非饱和土水分运动方程的数值方法 | 第56页 |
| ·二维非饱和土水分运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法求解(ADI 法) | 第56-61页 |
| ·陕北Q黄土一维降雨入渗模型及数值分析 | 第61-71页 |
| ·陕北Q_3黄土一维降雨入渗模型 | 第61-63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 ·土体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1页 |
| ·计算结果的矩阵表示和在三维空间中的曲面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5 考虑降雨入渗的非饱和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74-87页 |
|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 ·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陕北黄土边坡瞬态安全系数的计算 | 第75-78页 |
| ·程序的编制 | 第78-82页 |
| ·程序编制要点 | 第78-80页 |
| ·变量及数据文件说明 | 第80-81页 |
| ·程序流程 | 第81-82页 |
| ·算例 | 第82-84页 |
| ·土坡形状和基本参数 | 第82页 |
| ·土坡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82-84页 |
| ·考虑降雨入渗的黄土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87-88页 |
|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附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