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

聚乳酸及其亲水性共聚物的制备和降解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4-45页
   ·前言第24页
   ·聚乳酸的基本性质第24-25页
   ·聚乳酸的合成第25-29页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第25-27页
     ·直接缩聚法第27-29页
       ·溶液聚合第28页
       ·熔融聚合第28-29页
     ·其它方法第29页
   ·聚乳酸亲水性的改性第29-37页
     ·生物降解性脂肪族聚酯第30-31页
       ·PGA第31页
       ·PCL第31页
     ·聚乙二醇第31-32页
     ·聚氨基酸第32页
     ·多糖类第32-33页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第33-34页
     ·聚碳酸酯第34-35页
     ·其它第35-37页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降解第37-40页
     ·降解机理第37-38页
     ·影响降解的因素第38-39页
     ·降解的表征方法和手段第39-40页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应用第40-42页
     ·工农业生产、生活领域第40页
     ·生物医学领域第40-42页
       ·医用缝合线第41页
       ·药物释放的载体第41页
       ·骨固定及修复材料第41页
       ·组织工程支架第41-42页
   ·文献总结第42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42-4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5-54页
   ·原料第45-47页
   ·实验工艺第47-50页
     ·丙交酯的制备与纯化第47页
     ·聚乳酸均聚物的制备第47-48页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备聚乳酸第47页
       ·乳酸缩合聚合法制备聚乳酸第47-48页
       ·乳酸缩合聚合法制备双端羟基聚乳酸第48页
       ·聚乳酸的纯化第48页
     ·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第48页
     ·端羟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第48页
     ·五元环状碳酸酯(4-苄氧甲基-1,3-二氧戊环-2-酮,BPC)的制备第48-49页
     ·聚乳酸共聚物的制备第49页
       ·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法制备聚乳酸共聚物第49页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乳酸共聚物第49页
     ·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保护基的脱除第49-50页
     ·聚乳酸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薄膜的制备第50页
     ·聚乳酸均聚物及其共聚物的降解第50页
       ·滴定法第50页
       ·失重法第50页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法第50页
   ·分析测试第50-54页
     ·聚合物特性粘度和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51页
     ·聚合物酸值和羟值的测定第51-52页
       ·聚合物体系酸值的测定第51页
       ·聚合物体系羟值的测定第51-52页
     ·吸水率测定第52页
     ·仪器分析第52-54页
       ·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分析第52页
       ·红外光谱(IR)分析第52页
       ·质谱(MS)分析第52页
       ·元素分析第52-53页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析第53页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第53页
       ·热失重(TG)分析第53页
       ·电镜分析第53页
       ·接触角测试第53-54页
第三章 聚乳酸均聚物的制备和降解性能研究第54-67页
   ·聚乳酸均聚物的制备第54-58页
     ·催化剂种类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54-55页
     ·催化剂用量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55-56页
     ·聚合温度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56-57页
     ·聚合时间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57-58页
   ·聚乳酸的表征第58-61页
     ·IR分析第58-60页
     ·~1H-NMR分析第60-61页
   ·聚乳酸均聚物的性能第61-66页
     ·聚乳酸的热性能第61-62页
     ·聚乳酸的亲水性能第62-63页
     ·聚乳酸的降解性能第63-66页
       ·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乳酸降解速率的影响第63-64页
       ·降解介质对聚乳酸降解速率的影响第64-65页
       ·聚乳酸降解后薄膜形态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降解性能研究第67-79页
   ·PDLLA-b-PEG-b-PDLL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第67-70页
     ·聚合温度的确定第68页
     ·聚合时间对PDLLA-b-PEG-b-PDLLA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68-69页
     ·PEG摩尔含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69页
     ·PEG链段长度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69-70页
   ·PDLLA-b-PEG-b-PDLLA嵌段共聚物的表征第70-72页
     ·IR分析第70-71页
     ·~1H-NMR分析第71-72页
     ·GPC分析第72页
   ·PDLLA-b-PEG-b-PDLLA嵌段共聚物的性能第72-77页
     ·PDLLA-b-PEG-b-PDLLA热性能第72-74页
     ·PDLLA-b-PEG-b-PDLLA亲水性能第74页
     ·PDLLA-b-PEG-b-PDLLA降解性能第74-77页
       ·膜质量失重法第74-76页
       ·滴定法第76-77页
   ·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聚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制备和降解性能研究第79-119页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备PDLLA-b-PVP共聚物第80-86页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PDLLA-b-PVP共聚物的制备第81-82页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PDLLA-b-PVP共聚物的表征第82-84页
       ·IR分析第82-83页
       ·~1H-NMR分析第83-84页
       ·GPC分析第84页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PDLLA-b-PVP共聚物的降解性能第84-86页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PDLLA-b-PVP共聚物第86-99页
     ·PDLLA预聚物的制备及纯化第87页
     ·单端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第87-90页
       ·反应条件的确定第88-89页
       ·单端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表征第89页
       ·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中溴含量的测定第89-90页
       ·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GPC第90页
     ·PDLLA-b-PVP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第90-94页
       ·催化剂、配体及溶剂的选择第91-92页
       ·催化剂用量对PDLLA-b-PVP特性粘度的影响第92-93页
       ·聚合时间对PDLLA-b-PVP特性粘度的影响第93-94页
     ·PDLLA-b-PVP共聚物的表征第94-97页
       ·GPC分析第94-95页
       ·IR分析第95-96页
       ·~1H-NMR分析第96-97页
     ·PDLLA-b-PVP共聚物的性能第97-99页
       ·亲水性能第97-98页
       ·降解性能第98-99页
   ·PVP-b-PDLLA-b-PVP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99-117页
     ·双端羟基聚乳酸的合成第99-101页
       ·反应时间对双端羟基聚乳酸酸值的影响第99-100页
       ·乳酸与丁二醇的比例对双端羟基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100-101页
     ·双端羟基聚乳酸的表征第101-105页
       ·GPC分析第101-102页
       ·IR分析第102-103页
       ·~1H-NMR分析第103-105页
     ·双官能团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第105-108页
       ·双官能团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第105页
       ·双官能团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Br-PDLLA-Br的表征第105-107页
       ·双官能团聚乳酸大分子引发剂中溴含量的测定第107-108页
     ·PVP-b-PDLLA-b-PVP的制备第108-110页
       ·聚合温度对PVP-b-PDLLA-b-PVP特性粘度的影响第108-109页
       ·单体/引发剂比例对PVP-b-PDLLA-b-PVP特性粘度的影响第109-110页
     ·PVP-b-PDLLA-b-PVP共聚物的表征第110-112页
     ·PVP-b-PDLLA-b-PVP共聚物的性能第112-117页
       ·亲水性能第112-114页
       ·PVP-b-PDLLA-b-PVP共聚物溶液的自组装第114-115页
       ·PVP-b-PDLLA-b-PVP共聚物的降解性能第115-117页
   ·小结第117-119页
第六章 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和降解性能研究第119-140页
   ·4-苄氧甲基-1,3-二氧戊环-2-酮(BPC)的合成及表征第119-124页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第120-122页
     ·质谱分析第12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22-123页
     ·元素分析第123-124页
   ·P(BPC-co-DLLA)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第124-134页
     ·聚合反应温度的确定第126-127页
     ·催化剂用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127-128页
     ·聚合反应时间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第128-129页
     ·BPC摩尔含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129-130页
     ·P(BPC-co-DLLA)共聚物的表征第130-134页
       ·GPC分析第130-132页
       ·IR分析第132页
       ·~1H-NMR分析第132-134页
   ·P(BPC-co-DLLA)共聚物的性能第134-139页
     ·热性能第134-136页
     ·亲水性能第136-137页
     ·降解性能第137-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0-152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52-153页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53-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全协议代数证明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作物病害等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