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查封、扣押的法律属性 | 第9-22页 |
一、行政强制措施界说 | 第9-17页 |
(一) 行政强制概念的演进 | 第9-10页 |
(二) 行政强制措施的性质及特点 | 第10-15页 |
(三) 行政强制措施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5-16页 |
(四) 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查封、扣押界说 | 第17-22页 |
(一) 查封、扣押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 查封、扣押的共性 | 第18-19页 |
(三) 查封、扣押的分类 | 第19页 |
(四) 查封、扣押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查封、扣押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33页 |
一、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一) 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查封、扣押规定的现状 | 第22-26页 |
(二) 查封、扣押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一) 主体或相对人错误 | 第27-28页 |
(二) 对象错误 | 第28页 |
(三) 不具备法定条件 | 第28页 |
(四) 违反法定程序 | 第28-29页 |
(五) 公安机关以刑事强制措施为名违法实施行政查封、扣押 | 第29页 |
(六) 采取查封、扣押的案由与立案、处罚的案由不一致 | 第29-30页 |
(七) 与行政处罚相混淆 | 第30页 |
(八) 法律救济不健全 | 第30-33页 |
第三部分 查封、扣押的域外考察 | 第33-38页 |
一、德国的相关规定 | 第33-35页 |
二、英国的作法 | 第35-36页 |
三、日本的相关规定 | 第36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作法 | 第36-37页 |
五、借鉴与启示 | 第37-38页 |
第四部分 查封、扣押统一立法的构建 | 第38-53页 |
一、查封、扣押的原则 | 第38-43页 |
(一) 行为法定原则 | 第38-40页 |
(二) 比例原则 | 第40-42页 |
(三) 人权保障原则 | 第42页 |
(四) 正当程序原则 | 第42-43页 |
二、查封、扣押的适用条件 | 第43-47页 |
(一) 主体要件 | 第43页 |
(二) 事实要件 | 第43-44页 |
(三) 法律要件 | 第44-45页 |
(四) 对象要件 | 第45-46页 |
(五) 程序要件 | 第46-47页 |
三、查封、扣押的程序 | 第47-49页 |
(一) 调查 | 第47页 |
(二) 决定 | 第47页 |
(三) 实施 | 第47页 |
(四) 查封、扣押物品的处理 | 第47-49页 |
(五) 查封、扣押行为的监督 | 第49页 |
四、查封、扣押的期限 | 第49页 |
五、查封、扣押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 第49-51页 |
(一) 行政主体的义务 | 第50页 |
(二) 相对人的权利 | 第50页 |
(三) 行政主体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50-51页 |
六、查封、扣押的法律救济 | 第51-53页 |
(一)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 第51页 |
(二) 国家赔偿 | 第51-52页 |
(三) 行政补偿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