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视频编码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 第12-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8-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从经典率失真理论到功率率失真理论 | 第22-37页 |
·经典率失真理论 | 第23-25页 |
·率失真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建立率失真理论模型遇到的困难 | 第24-25页 |
·实用数据压缩系统的率失真分析 | 第25-27页 |
·率失真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26-27页 |
·码率失真建模的性能指标 | 第27页 |
·经典率失真模型简介 | 第27-31页 |
·经典率失真模型简介 | 第28-30页 |
·率失真模型的应用 | 第30-31页 |
·功率率失真分析 | 第31-32页 |
·功率率失真模型建模方法及优化 | 第32-36页 |
·能量可调整的视频编码方法 | 第32-33页 |
·P-R-D 建模方法 | 第33-34页 |
·P-R-D 模型的优化控制及应用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视频编码功率率失真模型 | 第37-63页 |
·视频编码复杂度分析及功耗模型建立 | 第37-46页 |
·帧内(INTRA)模式宏块编码功耗 | 第38-40页 |
·帧间(INTER)模式宏块编码功耗 | 第40-43页 |
·整体编码功耗 | 第43-46页 |
·视频编码码率模型 | 第46-51页 |
·视频编码失真模型 | 第51-53页 |
·视频编码功率率失真模型 | 第53-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视频编码功耗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5-56页 |
·视频编码码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6-58页 |
·视频编码失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8页 |
·视频编码功率率失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帧间预测编码算法 | 第63-81页 |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视频编码方法 | 第64-66页 |
·帧间预测编码复杂度分析 | 第66-69页 |
·基于运动区域划分的低复杂度模式选择算法 | 第69-79页 |
·理论分析 | 第69-74页 |
·不同区域的编码模式 | 第74-75页 |
·基于运动区域划分的低复杂度模式选择算法 | 第75-77页 |
·仿真结果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5 RAYLEIGH 信道TURBO 码误码率模型 | 第81-98页 |
·TURBO 码的关键技术 | 第82-84页 |
·分量码的选择 | 第82页 |
·交织器 | 第82-83页 |
·译码算法 | 第83页 |
·迭代停止判据 | 第83-84页 |
·RAYLEIGH 信道下TURBO 码的性能分析 | 第84-90页 |
·Rayleigh 平坦慢衰落信道模型 | 第84-86页 |
·Rayleigh 信道下Turbo 码的性能分析 | 第86-90页 |
·RAYLEIGH 信道TURBO 码误码率模型 | 第90-92页 |
·仿真结果 | 第92-94页 |
·信道传输失真预测研究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全文总结 | 第98-100页 |
·论文的贡献 | 第98-99页 |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目录 | 第110-112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