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内容过滤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隔离网闸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内容过滤技术研究 | 第14-28页 |
| ·文本的表示 | 第14-18页 |
| ·文本预处理 | 第18-22页 |
| ·分词 | 第18-21页 |
| ·去除停用词 | 第21-22页 |
| ·文本特征项的权重计算 | 第22-24页 |
| ·特征项的选择 | 第22-23页 |
| ·特征项的权重 | 第23-24页 |
| ·文本特征提取 | 第24-27页 |
| ·特征词库 | 第24-25页 |
| ·文本特征提取 | 第25-27页 |
| ·过滤反馈技术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语义分析技术研究 | 第28-35页 |
| ·中文WordNet语义词典 | 第28-31页 |
| ·WordNet的简介 | 第28-29页 |
| ·WordNet的设计思想 | 第29-30页 |
| ·中文WordNet的建立 | 第30-31页 |
| ·格语法 | 第31-33页 |
| ·语义框架法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基于内容的混合模式过滤模型研究与设计 | 第35-49页 |
| ·基于内容的混合模式过滤模型 | 第35-40页 |
| ·用户模板的建立 | 第37-38页 |
| ·关键词匹配 | 第38-39页 |
| ·语义框架匹配 | 第39-40页 |
| ·相关反馈 | 第40页 |
| ·基于内容的混合模式过滤算法 | 第40-48页 |
| ·基于关键词匹配的预处理 | 第41-45页 |
| ·基于语义框架匹配的过滤 | 第45-47页 |
| ·算法测试与分析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基于内容的混合模式过滤算法在隔离网闸中的应用 | 第49-62页 |
| ·隔离网闸的实现原理 | 第49-52页 |
| ·隔离网闸的体系结构 | 第49-50页 |
| ·隔离网闸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机制 | 第50-51页 |
| ·隔离网闸实现的功能 | 第51-52页 |
| ·隔离网闸的安全目标及典型应用环境 | 第52-53页 |
| ·隔离网闸的安全目标 | 第52页 |
| ·隔离网闸的典型应用环境 | 第52-53页 |
| ·隔离网闸中内容过滤的需求分析 | 第53页 |
| ·隔离网闸中内容过滤模块的实现 | 第53-61页 |
| ·隔离网闸中NetFilter框架分析 | 第54-56页 |
| ·隔离网闸中内容过滤模块的实现 | 第56-58页 |
| ·隔离网闸中内容过滤模块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 ·总结 | 第62-63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